我本来是要去墨西哥的

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长征计划“给‘圣天作业’的一份提案”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和长征计划于年联合发起,以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动者郑圣天先生七十多年来的艺术生涯为研究对象,目的并非是做郑圣天的个人回顾,而是试图以其跨越大半个世纪的艺术际遇与人生经历,重新理解中国20世纪艺术史,借以重新启动我们对中国艺术与社会的历史感觉,进而把可能性还给历史。郑圣天年出生在河南老家一座孔庙中,名为“圣”天,是纪念他的出生得到圣人的庇佑。“文革”期间,郑圣天更名为“胜天”,取“人定胜天”之意。郑圣天是浙江美术学院一批“’85新潮”艺术家的老师,是中国新潮美术的重要支持者之一,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重要建设者之一。年代,他积极推动年轻艺术家的实验和探索,使他们刚刚萌发的艺术潜能得以持续、发扬。郑圣天是当代中国艺术史上一个极为复杂的个案。一方面,他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使他参与了艺术世界的方方面面,他是艺术家、教育家、学者、策展人、写作者……也是艺术杂志、画廊与博览会、艺术基金会等当代艺术机构在中国最早的推动者与创办人。另一方面,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直到今天,他的人生贯穿了“当代中国”艺术史的各个时期,从年代到“文革”,从新时期到新世纪,从国内到国际,中国艺术史上的一系列关键节点、重大事件以及核心现场中,郑圣天始终在场。从郑圣天个人的生命史出发,我们可以叩问跨历史、跨文化的语境中艺术的意义、价值与理想。20世纪以来中国的革命与发展从未孤立于世界史进程之外,艺术正是贯通内外两个语境的最敏感的文化症候。在其漫长艺术生涯的后期,郑圣天旅居海外,深入参与了中国艺术在国际语境中的发展和自我建构,也见证了三十年来国际艺术现场中的一系列事件与运动、观念的兴废与力量的消长。我们相信,“圣天作业”不只是八十年中国艺术史的一个超级个案,而且对于今日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反思和历史批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圣天作业”是郑圣天自己的发明,他建立了一个开源的文献资料库网站,就叫作shengproject.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gl/1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