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川酒甲天下资历就摆在这儿白酒酿
作为物产丰富、山灵水秀的天府之国,四川一直是富饶之地的代名词,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孕育了发达的酿酒业,“川酒甲天下”的美名享誉中外。 “中国十七大名酒”“川酒六朵金花”,不知名的地区白酒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川酒占据了我国白酒市场的半壁江山。 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证实,在四川这块土地上,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僰人酿蒟酱”的史实了。蒟酱就是白酒。“酿酒三千年,僰人开先河”,说四川人酿出了世界上第一壶白酒那也非虚言,如果没有悠久的历史和一代代酿酒人的传承,相信好的酒业不会流传下来。 而我国白酒七大酿酒遗址中,四川省境内就有四个,可见四川在中国酿酒历史中的地位。下面就让我们来一睹四川省境内的这四大白酒酿造遗址,解开川酒强盛酒界多年的密码吧! 明清民国三代水井坊遗址 成都因水而生,水井街因水而兴。都江堰大水惠泽水井街,家家户户有美井良泉。清乾隆五十一年,水井街的“福升全酒坊”引薛涛井之井水酿酒,薛涛酒远近闻名,延续至近代。 上世纪50年代,地方采用赎买的方式接纳了水井街“福升全”和临近的花果酒厂,成立了地方国营成都酒厂(现四川成都全兴集团前身),后年水井坊遗址被发现。 水井坊是一处前店后坊的综合性生产、经营场所,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碗、盘、钵、盆、杯、碟等用在临街酒铺的青花瓷器,以及酒坊所使用的晾堂3座、酒窑8口、炉灶4座,据说可以通过地层叠压堆积和器物的类型学排序上可将明、清、民国至当代的历史连接起来。 清代剑南春天益老字号酒坊遗址 剑南春产自四川绵竹,唐代时绵竹当地人所酿出的“剑南烧春”就闻名蜀中,而如今的剑南春真正的前身是清代的“绵竹大曲”。 “绵竹大曲”酿于清代康熙年间的绵竹,陕西人朱煜开办的专门生产大曲酒的“朱氏酒坊”,余年后,其后代改名为“天益老字号”,并于上世纪50年代建成剑南春酒厂前身。 据悉,清代天益老字号酒坊遗址早年间被评选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内里保存完整,包括酒窖、粮仓、蒸馏设施、炉灶、水井、瓷质酒具,以及分布面积约平方米的清代酿酒作坊群。 明代泸州老窖窖池群 公元年(明仁宗洪熙元年),酿酒大师敬章研制出窖藏酿制法,使得泸州所酿的大曲酒因入“泥窖生香”而闻名四方。后明万历元年,首家规模生产泸州大曲的酒坊舒聚源建立,如今的“”国宝窖池群便是自那时而来。 明末清初,“温永盛”以及“天成生”两家酒坊买下了“舒聚源”酒坊十口陈年窖池;建国初,当时生产泸州大曲的36家酒坊如“春和荣”、“定记”、“温永盛”等相继联营,并于年3月成立了“四川省专卖公司国营第一酿酒厂”(泸州老窖前身之一)。 明清沱牌舍得泰安作坊遗址 沱牌酒,起源于四川自古以来有名的诗酒之乡射洪。西汉初年,当地就已经有了制曲酿酒的做法,酿造出“射洪春酒”,后来更是被杜甫写进《野望》之中,春酒美名飘香数个朝代。清末,酒商李明将位于射洪县南柳树镇(现“沱牌镇”)的古酒坊易名为“泰安作坊”。 泰安作坊历史悠久,占地面积近平方米,作坊内设施齐全,保存完好,完整地留存着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的全过程,现存数口明清活窖池,与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区内的窖池相加共计28口明清活窖池与上万口老窖池,其中明代年建造的窖池与年前清代的泰安作坊窖池现时仍在沿用,窖池最高达岁,是中国酿酒历史上的活文物。 年,泰安作坊被国家文物局定为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之一;年泰安作坊出土了中国白酒历史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对翡翠品酒杯,对明清时期作坊酿酒发展的历史过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史料和科学实证;年7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以《射洪泰安作坊遗址》主题展现射洪古老的酿酒工艺,凸显泰安作坊悠久的酿酒历史和酒文化“薪火相传”的传奇。 白酒作为华夏的一种传承文化,以及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与记忆,这些历史古迹是前人留给后代的珍贵遗产,属于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值得我们报以敬畏之心去学习,去感受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gl/11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2021四川企业100强名单发布你的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