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8日早上,带着依依的不舍,告别了陪伴我们南极之行的可爱的工作人员及海达路德午夜阳光号,告别蓬塔阿雷纳斯,乘包机飞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三个半小时的飞行,落地后,导游接机,直接去吃晚餐,之后乘夜机前往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年2月19日,看看我们的飞机时间,也是醉了,—,经过八个多小时的飞行(智利,墨西哥时差三小时),天蒙蒙亮飞机抵达墨西哥城。地导接机,快速早餐。之后进行“规定动作”,经过一天一夜的折腾,终于可以“溜达”墨西哥城了。

首先去的是本次墨西哥之行的重中之重之景点,具有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的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

一出宾馆就在垃圾边看到这货,几乎全世界分布的家麻雀(雄)(HouseSparrow)。可能,可能,可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小鸟。

车来车往,尘土飞扬的大街边,一个老人认认真真的在擦拭酒店的围栏。可见其太敬业了

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跟智利的情况差不多,山坡山,密密麻麻地住着没钱在城里买房子的人。越往上,人越穷。

在去前往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的途中,经过一片仙人掌区域,各种各样的造型,确实不错。好像是只给了我们十五到二十分钟的观赏(拍照)时间。大家都很兴奋。也不能算见多识广的我,总提不起兴致。拍张照片纪念一下吧。

以下信息来自百度:

墨西哥的第一国花是仙人掌。另一种国花是:大丽菊。墨西哥主要居民是印第安族的阿斯特克人。相传最初部族神指点他们向南迁移,并说,当看到一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的地方,就证明那里富足、吉祥、可定居下来,会繁荣兴旺。他们走到墨西哥,果然看到预示的景象,便在那里定居。仙人掌成为他们坚强不屈,为捍卫自己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标志。

世界上有仙人掌科植物多种,生长在墨西哥的仙人掌大约有多个品种,大多只能用于观赏,墨西哥人一向奉仙人掌为民族和文化的象征,作为他们坚强不屈、为捍卫自己民族的利益而英勇斗争的标志。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用仙人掌更是墨西哥人民餐桌上的美食。

哈哈,看看这鸟巢,一点不讲究啊

同时听到“叽叽喳喳”的亲切声音,哈哈,来劲了。有鸟,谁还去看仙人掌(们)啊(国内看过不少啦)

似一道彩虹划过,哈哈,朱红霸鹟(VermilionFlycatcher),短暂是时间里能看到这么漂亮的鸟,太高兴了。

地上蹦蹦跳跳,窜来窜去,咋一看还以为是“鸫类”,其实不然。加州地雀鹀(Californintowhee)

经过一片灌木丛,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原来是一群家麻雀(HouseSparrow),雄鸟漂过(见上面第一只鸟),此图为雌鸟。

十分钟的时间,能看到这么多鸟,已经满足了嘿嘿,我怎么这么容易满足呢

上车,出发,去参观有“金字塔”之称的,始建于约公元2世纪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年名列《世界遗产名录》,它是拉丁美洲规模最大的城市遗址。主要代表建筑“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是美洲最大的古代印第安宗教和文化中心,阿兹特克人称其为“诸神之都”。

才疏学浅的我,到此才知道,原来世界上的“金字塔”并不是埃及的“专利”去看看,到底什么个情况

关于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也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如果大家感兴趣,就去网上搜搜吧。我就把我的所见,展示给大家。

首先来到一片古迹边

房屋的结构,还依稀可见

这是对此“城堡”的介绍,仅供懂西班牙文的”高人“

走到一个高台上,远处的“太阳金字塔”,雄伟壮丽。

太阳金字塔位于特奥蒂瓦坎亡灵大道东侧的,是世界第三大金字塔,也是特奥蒂瓦坎最大的建筑。

以下为网上信息:

太阳金字塔的方形塔基规模为米×米,5层塔身共高63米。这座体积达万立方米的庞大建筑,除雕刻着绚烂图案的火山石外壁外,整个主体以万吨泥土和砂石堆砌。可惜的是,20世纪修复太阳金字塔时,建筑师莱奥波尔多·巴特雷斯在原有的4、5层之间加建了一层,并重修了金字塔的东、南、北三面外墙,一定程度上破环了太阳金字塔的最初面貌。

进了宫殿里,发现了金字塔内部的排水系统,其建造,复杂中的精巧,令人叹为观止。这可是始建于公元2世纪的建筑啊,可见当时墨西哥的建筑水平的不得了,了不得。

虽然是经过修复的,但还是能看出,几千年前的精致与壮观。

听地导说,这是保存下来的画,可见当时的画风,功底,及颜料水平。

这是一个崇尚鹰的民族。跟埃及的神庙有“异曲同工”之“嫌”。

看看这雄伟的大殿

柱子上很多都是鹰的图腾

再放大看看。听地导说,这些柱子是真实的遗迹。

还有一些传说的故事,听听就忘记了(外出旅游基本都是这样)

离开太阳金字塔及其“附属建筑”,下一个当然是“月亮金字塔”。

走在宽阔的,连接俩“金字塔”的亡灵大道上也是这么的开心!亡灵,迟早的事坦然面对

月亮金字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它的建筑风格和太阳金字塔一样,只是规模较小,比太阳金字塔晚年建成。也分5层,外部叠砌的石块上绘有许多色彩斑斓的壁画,塔前的宽阔广场可容纳上万人。

勇敢的人们都分别去俩金字塔登顶了。离集合差不多还有四十分钟的时间,我老人家还是安稳点,老实点,去找我的小精灵(们)吧

在茫茫的“原野里”,好不容易看到一小片难得的树林里,差不也就十几棵树吧,寻觅,不停地寻觅:家麻雀,朱红霸鹟等,都是老朋友啦,就不再介绍啦。

悠闲自在的“小鸽子”们,一点不怕人,时而地上找吃的,时而上树“乘凉”,时而三两成群结伴,好不悠哉。印加地鸠(Incadove)。

密林处一道霞光,角度不对,光线不对,怎么看也看不清楚,怎么拍,也拍不好我的直感告诉我,不是原先看过的朱红霸鹟。

果不其然,玫红丽唐纳雀(SummerTanager),鸟名好拗口奥。也有称之为:火红的丛林精灵,一点不为过。

拍的时候基本可以确定是朱雀类,查遍了墨西哥的鸟书,只有,家朱雀(HouseFinch)最接近,凑活着看吧,不忍放大仅证明一下,我见过它

家朱雀(HouseFinch)的雌鸟,朱雀的雌鸟我一般都不去认的,太难分辨了。有了疑似的雄鸟,再加上雌鸟的佐证。基本可以认定为:家朱雀(HouseFinch)了。这或许也是鸟的辨识的方法之一吧

草丛中,钻来钻去的小东西,或角度不对,或遮挡地厉害,终于机会来了,“一梭子”搞定,号声鹪鹩(ClarionWren)。

号声鹪鹩(ClarionWren),同一只鸟,不同的光线下,颜色差别还是很大的。

此鸟的鉴别还是有点问题的,对照了墨西哥鸟书,几乎所有可能的鸟的形态,只有号声鹪鹩(ClarionWren)最接近,请各位老师指点,谢谢

不远处,一个“柳莺”在跳动。淡黄纹霸鹟(yellowishflycatcher),明明就是个“柳莺像”,偏偏叫霸鹟

黄腰林莺(英文:Yellow-rumpedwarbler),不知道是鸟书的问题,还是我的水平有限,在美国的鸟书上得以确认。

(黄腰林莺)这个角度也挺帅的吧。哈哈,腰确实是黄色的。

短暂的四十分钟,收获多多,带着非常满足的快乐之心,去吃午饭啦

找了一个可以看到外面的位子,真的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呀。反正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自助餐,眼睛不停地往外瞄瞄瞄.....

不远处一只大“黑鸟”,急忙跑过去,哈哈,大尾拟八哥(Great-tailedGrackle)。这种鸟在我们第一次进墨西哥的时候就看到,因为时间紧,都是在车上就没法拍,又由于基本都是清晨的“朦胧胧”或傍晚的“昏暗暗”,没办法看清楚。就是觉得,既然在车上都能看得到鸟,返程时经过墨西哥的时候肯定能搞定。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开心

快速结束了快餐,出去转转。找鸟是永恒的主题。

这应该是大尾拟八哥(Great-tailedGrackle)的雌鸟吧,逆光太厉害,也只能记录一下啦。

又一道霞光,怎能错过。朱红霸鹟(VermilionFlycatcher)好漂亮的生境照,给自己点个赞

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加新从朱红霸鹟(VermilionFlycatcher)开始,最后以此漂亮的鸟结束,缘分啊。

午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满满的收获,前往被认为是天主教三大奇迹之一的,瓜达卢佩教堂(也有称之为圣母院),这里是由众多教堂组成的,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教堂群。作为拉丁美洲天主教头号圣地,瓜达卢佩圣母大教堂群包括大大小小若干个教堂以及一整座小山。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建筑群。

据导游说,墨西哥,近90%的人信奉天主教。天,呐,如果教皇哪天心情不好,突然,“发号施令”,那还不天下大乱啦,乱套啦开个玩笑而已。

关于瓜达卢佩教堂及一些传说也好,历史也罢,网上有很多资料,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反正我对这些一窍不通。就放几张图片,打个卡吧

远远地就看到这蓝绿色穹顶的瓜达卢佩教堂。外观看上去,感觉真的一般般,且有种岁月的苍凉。说一个数据,足可以证明它的重要性:每年大约有万人前去朝拜。

没有一根柱子的大厅,建筑上的要求也是不得了的事吧。看看祈祷人们,各种各样,即使是坐轮椅的,也要虔诚的来朝拜,这就信仰的力量。

一个牧师正在举行仪式,大概正在布道。虔诚的人真的不少。

此建筑里面可讲的东西太多,只挑最最重点的说一下吧。

这是此教堂最著名的“景点”没有之一。其前面安装了平移电梯,参观的人们人山人海地地站在电梯上,抬头望向墙上的巨大圣母像。这个角度可以使信徒们更有仰视感、敬畏感(然而,电梯的运行速度很快,如果不是拍下来,基本没有时间仔细观察,更谈不上欣赏)

放大一点,再放大一点。这幅画非常著名。此圣母对墨西哥土著人的意义非凡。她是以一位印第安妇女的容貌和肤色而不是以金发碧眼的西班牙女郎,面且身材矮小不足一米五。关于这幅画的传说,太多太多,太复杂太复杂。有些“解释”甚至带种“玄学”。不信仰任何宗教的我,真的一点看(搞)不懂有兴趣的话,大家自学吧。

这座古老的黄色穹顶教堂,最左边是教皇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已无法容纳众多信众朝拜,随即新建了圣母堂(如上所述)。

新旧教堂的位置,及可以容纳几万人同时朝拜的广场。

教堂群的教堂之一

奇怪的是,这座教堂的四周有很多这样的裂缝,但其依然,屹立不倒,岿然不动。可见其建筑的科学性和牢固性。

随处都能见到虔诚的人们。

爬上一个小山坡,新旧教堂(群),尽收眼底。壮哉。

山顶上是一座最早的圣母堂。

面对圣母,虔诚的人们。

把心中的歌,唱给圣母听,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吧。

我觉得,这时候的人们,心灵是纯净的。

觉得是教堂,人来人往,不会看到什么鸟。只带了一个相机(镜头11-24MM)。

当看到就离我们只的几米的此鸟的时候,后悔来不及

灰莺雀(GreyVireo)?请老师们指正,谢谢!

面对可见率很高的这鸟,回大巴里拿相机还是不远的。可以,差不多二天一夜没有好好睡上一个好觉的我,早已疲惫不堪,几乎到了“寸步难行”了

我们一行基本上都看不懂教堂文化,终于熬到了可以上车回宾馆的时刻。隔着车窗玻璃,给大家放几张街头小景。

到处可见的小贩

简易的天桥

几乎没有高大的建筑

涂鸦,看起来很(我)抢(喜)眼(欢)。

终于到了宾馆,因为我们之前住过,“熟门熟路”,很快办理了入住手续。周边转转,看看有什么值得纪念的。

眼前这座楼顶上有车的建筑是立体停车场,在如此的闹市区,也或许寸土寸金的地段,能建立这么的方便大众的建筑,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

我们宾馆的边上就是美国大使馆,导游还幽默的说,虽然墨西哥很不安定,但我们很安全,不要担心

每天都有很多在美国大使馆前等待签证的墨西哥公民。

美方的工作人员也是“荷枪实弹”。啥时候见过,在我大中国,有任何国家大使馆需要这样吗?这不是重点,奇怪的是美国公民或拿到美国签证的其它国家的公民(就像我们这样)到墨西哥和智力等国家是不需要签证的,而这些国家的公民去美国是需要签证的。这就是游戏规则!!!!!不服不行吧

年2月20日,由于前二天的“连续疲惫作战”,今天晚上还得坐二十多小时的飞机回国。经导游跟大家商量后,上午集体休息。午饭后继续行程。

快到离开酒店的时候。就住在墨西哥独立纪念碑边上的我们,怎么也要去看一下,这纪念碑,做个纪念吧,就算打个卡也行呀。

刚出宾馆,改革大道就被这抗议游行的队伍“塞满了”,但地导说,这种事情三天两头的发生,以经习以为常了,还说什么,这界总统真不容易云云。

墨西哥独立纪念碑,打卡成功

墨西哥独立纪念碑(也叫天使纪念碑)是墨西哥城的标志之一,其坐落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改革大道与佛罗伦萨的一个广场上。它是为纪念墨西哥独立周年而建的,碑顶竖立的一座展翅欲飞的天使女神铜像。因此又称为天使纪念碑。(来自网上)

再来一波街头小景

很多地方都有这种自行车道,机动车是不允许开上来的,行人是不可以走的(但可能借过)。

可以这种地并排骑车,很惬意吧

拾荒者

少得可怜的共享单车(据我观察,每个共享单车点,最多不超过30辆),和乱停的机动车(他们的执法人员就不会贴罚单吗)

很多路面实在太窄,稍微大点的车(就像我们坐的大巴)拐弯的时候,都要倒几次才能搞定,尤其是再遇到路口车有点多的时候,也是醉了

车流量不是很大(至少此时此刻),公交车道也是井井有序。

下面是一条街道上的不同门牌号

A

C

C

所有路牌都是随意写(刻,画)上去的,而且,没有道路标示,经导游解惑才知道,你必须知道你在哪条街,哪条巷,这牌号才有意义。牌子的是否“高大上”,或许跟主人的性情,经济实力有关吧

下面将要去参观的是,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墨西哥的最后一站,也是我们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据说是世界排名前二十的博物馆。可以了解墨西哥历史,印第安人的文明史。虽然我们也是“跑马观花”,“匆匆过客”,但学习到的东西还真不少,恕不能一一介绍,就挑一些我认为有代表性的东西说说吧,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介绍一下。如有兴趣,请网上“自学”

此博物馆是由墨西哥著名建筑家佩德罗·拉米雷斯·巴斯克斯重新设计建成的新馆,于年9月落成开放。车拍了博物馆门口,这座“雨神”特拉洛克石像。据说是用整块大石雕成的。既然是国立博物馆,大门一点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大上

大门上方的禁止行为一目了然。(值得借鉴)

墨西哥是一个崇尚鹰的国家,一进大厅,在台阶的显要位置就放着这个鹰的头骨,乘在地导买票的间隙,我们得以仔细观赏。

同样的东西,不同的方向(逆光)拍摄,差异也是如此“惊人”。

同样的东西,不同的方向(顺光)拍摄,差异也是如此“惊人”。

这时候应该恭喜能看懂西班牙文字的朋友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内的这个图腾大铜柱,柱上有一个巨大蘑菇顶,顶上蓄水,可向四周喷洒,像一个“雨泉”,寓意古代墨西哥人对水的渴望。

铜柱上雕刻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墨西哥主要文明的标志性图案。铜柱上雕刻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墨西哥主要文明的标志性图案。铜柱上雕刻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墨西哥主要文明的标志性图案。铜柱上雕刻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等墨西哥主要文明的标志性图案。

院内小景

下面就跟着地导“跑马观花的”看一看此人类博物馆,只在想在某一个地方多看一会会,或一不小心就会“丢掉”一些内容,地导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跟不上啊没办法,能看多少是多少吧。因为内容太多,恕不能逐个介绍,只能挑我认为有代表性的内容说说吧。

这个模型非常著名,据说是人类的祖先。

这面墙,展示了世界各国人类的头像,从某个角度看,头像是某国人类的脸面,换个角度看则是某国人类的头骨。

(中间)中国人(应该是汉族)的面孔。(头骨就不展示了)

(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个概念性的。就中国而言,有56个民族,不敢说有56种骨胳,但至少不会是一种骨胳吧。)

人类迁徙图。(世界上很多科学家,很多年的研究成果)

玛雅文明的繁荣与陨落。

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模型,前面已有所介绍:其坐落在墨西哥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山坡谷底之间,距墨西哥城40公里,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它是拉丁美洲规模最大的城市遗址。主要建筑沿城市轴线亡灵大道布置。特奥蒂瓦坎建筑的主要代表是太阳神金字塔、月亮神金字塔、羽蛇神庙等,至今仍保留。特奥蒂瓦坎羽蛇神庙的复原模型。

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都不乏陪葬的可怜的百姓

波南帕克壁画,其历史,艺术,观赏等价值,自己体会吧。

波南帕克壁画,其历史,艺术,观赏等价值,自己体会吧。

波南帕克壁画,其历史,艺术,观赏等价值,自己体会吧。

波南帕克壁画,年在墨西哥南部发现。波南帕克(Bonampak)是玛雅文明的城市之一,位于墨西哥的恰帕斯州。遗迹的建筑可以追溯至古典早期(年至年)。被认为是古代世界壁画艺术的珍贵宝藏。在高约7米,总长16米多的神庙中,分3个房间,每个房间的内壁上均绘有色彩斑斓的画面,其内容有贵族、仪仗队列、战争与凯旋、惩罚俘虏、交纳贡赋等场面,它大约是公元8世纪的作品,反映了玛雅社会的历史及风俗。这一壁画充分展示了玛雅人的艺术才赋。(来自网上)

雨神雕像,来自特奥蒂瓦坎的月亮神庙。阿兹特克的雨神特拉洛克(Tlaloc)在农业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因为人们相信,是他,主宰了雨季及旱季,也能带来洪水、冰雹或风暴等灾难。

“乌拉马”球展示:是由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请”来的运动项目,是一种公元前多年前,由奥尔梅克人发明的球赛,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球赛。

边是电视机播放着“球赛”

橡胶类的球,比排球小点,比铅球大点。

当时的金字塔附近有个巨大的市场,即使后来欧洲人来了也为巨大的市场规模而惊叹。市场里面有卖蔬菜,毛皮,中草药等,还有奴隶“出售”。货币是可可豆。且还有严格的市场管理体系。

大地女神夸特里姑(Coatlicue)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神,传说她是大地的创造者和毁灭者,是众神和人类的母亲,诞生了星星、月亮还有太阳神和战神。她同时掌管生育和死亡。下垂的乳房代表生育,用人心、人手和骷髅头穿成的项链代表死亡。她的裙子是蛇头,头是两个对称的蛇头,象征生命和死亡。

博物馆里这种东西太多,太多,恕不能详细介绍。

阿兹特克人(Aztec)的太阳历石,是墨西哥人独特的创造,它被雕刻在一座巨石上,很像一个圆盘,直径3.6米,重24吨,它是墨西哥人奉献给太阳神的一块纪念碑,它本来装饰在诺提特兰神殿的墙上,西班牙人破坏了神殿,而太阳历石却奇迹地留存下来,西班牙殖民地时节代,上千印第安人依旧礼拜这块石盘,有一段时期被埋到墨西哥市的大广场地下,年再度被发现后,收藏于博物馆。

太阳历石复原图:太阳神的浮雕位于中心,四个太阳或宇宙开创时的四样东西(虎、水、风和火)围绕在太阳神的四周,显示了阿兹特克人所认为的史前世界.这里还出现了一些乐章的符号.另有二十个浮雕形成一个环状的带,它们是:短鼻鳄鱼、风、房子、蜥蜴、蛇、死神、鹿、兔、水、狗、猴、鹅、芦苇、虎、鹰、兀鹰、地震、石器、雨和花,分别表示阿兹特克人宗教日中的二十天。太阳历石表现的是阿兹特克的历法,代表了他们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阿兹特克人相信,世界自始至终被分作五个太阳纪。之前四个太阳纪都以浩劫而告终,而人们生活在第五个太阳纪中。为了避免这个太阳纪的终结,人们必须通过定时的活祭,借以维持太阳日复一日的运行。石盘中央的太阳,就是第五个太阳;上下左右分别刻市面上前述的四个太阳的二十天图象。第五个太阳的周围所刻出的是太阳的光芒,宝石和鲜花等,是对新的太阳的礼赞。(来自网上)

导游讲得太快,稍为在哪儿多拍几张照片,就跟不上趟了,错过了月亮石

玛雅人阶层等级梯形图:玛雅社会分四个等级,这四个群体是贵族、祭司、平民和奴隶,最上面是国王。

看看这皇冠,确实华贵,威武,但看着都累,不知道带着是什么感觉

这是豹子有石质法器也很有名,据说是盛活人心脏,献给太阳的“奥塞罗考西卡利”。

其后背有个凹槽,据说挖下心脏放在凹槽里,然后以火焚烧,烟雾升起、就是对太阳神的崇拜。

奇琴伊察遗址中的查克莫尔像,人与上天之间的使者,双手捧执的盘子当年用于摆放人的心脏(祭祀仪式时)。好在这个凹槽不需要烧心了。盛血就行了。

博物馆里只有非常少的黄金陈列,绝大部分都被西班牙人拿走了。

玛雅人喜欢玉石,陵墓尸体覆盖玉石面具,还戴了很多玉石装饰品。

这是一副非常有名的翡翠面具:玛雅人的翡翠面具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年的历史,相当于中国汉代的金缕玉衣。据说这个翡翠面具及其附属物项链中还藏着人类毁灭周期的密码。

这是仿制的金字塔下面的陵墓。上面带玉石面具的躯体就在此陵墓里面。

为数不多的玛雅“文字”记录。

蜻蜓点水都谈不上的,在博物馆里“跑”了一圈,虽说收获不是很大,但还长点知识的

利用别人去买“纪念品”的时间,我快速走出博物馆,心里还是惦记着,会不会有什么“好鸟”

除了它,还是它,不过呢,也不错,墨西哥之行,以家麻雀(雄鸟)开始,以其雌鸟结束,堪称完美

结束了,真的结束了,南极之行的最后尾声也要落幕了。晚饭后,早早地就把我们送到墨西哥城国际机场,乘机返回上海。当地时间晚上10:45准点起飞,继续发扬我能睡觉的功能,飞机还没有起飞,我就睡着了。真到十一点半,飞机餐的到来。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飞行,到达墨西哥北部小城蒂华纳机场,经停分钟后继续前行。再经过14小时左右的飞行就可以到达我们的出发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啦当玄窗外,徐徐亮起,感觉再也不要倒时差了,亲切的北京时间又回来了。北京时间年2月22日,早上八点四十,上海安全落地,掌声响起。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我回来啦。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永远在这片可爱的中华大地。

终于回到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回到的亲切,熟悉的生活环境,回到了无现金支付的生活状态。怎么能叫我不感慨万分。

所有素材,都是作者亲自拍摄。点开放大更漂亮。

如果大家对植物,鸟类的科普及个人游记比较感兴趣,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gl/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