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标

周末版·第一百九十三期

《罗马》得分7.1分

                            

                              

1.U兔10分

                

电影书籍译者,电影活动企划。

                

                  真正用大片儿心态做出的影片,感觉身兼数职的阿方索·卡隆这次真的是拍爽了。小的切入点,辐射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大景深、宽画幅、大景别让细节更丰富,二刷不再那么注重故事,更以一种奇观心态去欣赏,发现了更多的有趣内容和精心设计。布光精致得吓人,没有颗粒感的画面干净得充满现代感,少有的通透,对黑白电影的观感是一次刷新。视角不是儿童不是女仆,而是导演像一个幽灵一样潜入时代,不怀旧不伤感,只是冷静地陈述,却听到了口吻间的含情脉脉。由衷被感动了。音效细致,定位感很好,走进大浪的那段,真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轰然包围体验,太抓人了。如果不去影院看,真是只看了这片儿的三分之一。

                              

2.秦婉9分

                

凤凰电影策划。

                

                  卡隆用黑白影像以及一个被动型女主角的视角,去呈现他内心不设防的生活和社会周遭。生活的趔趄,就像不断被碾压又不断出现的狗屎,电影的开头与结尾,女主角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却已历经了生离死别、惊涛骇浪——不设防的有孕遭弃,不设防的地震火灾,不设防的孩童打闹,不设防的革命杀戮,不设防的死亡与逃生,并无乐极生悲,越是平静越残酷。女性之间的情感交融,逾越不了阶级差异,一切来得那么自然,这是整个故事的一面,实际上也包容了另一面。技术上此片的分数更高,卡隆的娴熟已有大师风范,多个生活流长镜头每一帧都如此精致,亲热和枪击两场戏的视角转换极具巧思,生孩子和骇浪援救的两场戏也令人难忘。

                              

3.妖灵妖9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有评价说此片对于历史的立场过于轻浮,但似乎这才是它的优点。毕竟,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历史转折关头无论是当时还是当下都有可能是模糊不清的。尽量找一家音响过关的影院,才能体会影片在声音上的细腻处理,很多镜头直接用声音来建构空间,视听语言无懈可击。大陆版对限制级画面做了放大处理,但原生素材6.5K,因此在清晰度上并无影响(当然在美学上是有严重影响的,因为手里的棍子和身上的棍子在片中有重要的对应意义)。

                              

4.西帕克8分

                

影评人。

                

                  视听和调度真是登峰造极,形式已然最大化。初看并不喜欢,但越想越有回味。既是普通劳动女性的赞歌,也是对阶级关系和男权社会的反思。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汹涌。

                              

5.陆支羽8分

                

影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ly/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