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办法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828/4687762.html

4月24日,我看到招商宏观谢亚轩的一篇报告,最新的全社会债务数据综述,这份报告标题的前缀就两个字:变局。

蓝白觉得这份报告很有参考价值,把其中的一些观点摘出来,和大家做个分享。

截止3月末,中国全社会总债务余额.7万亿,同比增长9.1%,前值增长10.0%,债务增速明显下降。

先把分项搞清楚,全社会的债务分为四个部门:金融机构、家庭、政府、非金融企业。

这些分项中,金融部门(金融机构、央行)债务余额68.9万亿,同比增长0.9%,前值同比增长2.3%,下降幅度非常明显。

而实体部门(家庭、政府、非金融企业)债务余额.8万亿,同比增长11.4%,前值增长12.1%,马上就快跌到个位数增速了。

也就是说,中国全社会的最新负债增速,不管是金融部门,还是实体部门,都是在下降的。

当然,这里说的“下降”只是相对而言,毕竟总量就几百万亿,去杠杆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就趋势来说,拐点意义非常明显。

很多人一听到“负债”两个字,就觉得不是好事,但事实上,年正是靠激进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才扛过来的。

年,全社会的负债都在提高,松货币(降准降息)+宽财政(提高赤字率、专项债扩容、发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额度达到了3.75万亿元,比年多增1.6万亿元,赤字率也在调高。

要知道:钱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但债务是不会消失的。

这么多钱从央行发到银行手里,再流向各行各业,地方债和财政赤字还在增加,提振投资和需求的同时,风险已经慢慢显露。

有利就有弊,这几个大招使下来,就拿楼市来说吧,去年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更是创出“双17”的历史新高,深圳已经飙到历史高位,前段时间,眼瞅着北上广房价也要摁不住了。

此时,央行就要考虑缩减资产负债表,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缩表”,从急促的放水,到慢慢地“收水”,从金融部门去杠杆,传导到实体部门去杠杆,我们现在看到的全社会债务增速下降,意味着这个过程才慢慢开启。

这个进程还有个特点:央行和美联储在联手“缩表”。

这里要说一下,央行要缩表会怎么缩呢?

咱们国家的基础货币投放,主要是由“外汇占款”和“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组成,年的时候外汇占款一直下降,后者就成了主要的货币投放方式。

有个数字很惊人,就这个“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从年7月的将近1万亿,扩张到年7月的10万亿,7年扩张了十倍。

平时我们经常说的MLF、SLF、PSL各种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比如央行认为市场需要钱,就把资金用更便宜的价格给银行,从而实现了基础货币的投放,这就是所谓的“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

央行这边,招商宏观指出:3月份,衡量货币政策的三大数量型指标——基础货币余额增速、金融机构负债增速、超额备付金率——两降一升(超额备付金率高于前值),显示货币政策松紧情况与2月基本相当,甚至还略有缩紧。

往前再看2月份的数据,2月《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数据,总资产余额环比减少.29亿元,其中,“政府存款”余额42,.69亿元,同比增速14.09%,环比减少1.1万亿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38亿元,环比减少.79亿元,较前值降幅扩大。

美联储这边,4月中旬已经明确表示,美联储已经制定了缩减QE的路线图,成功让75%的美国人接种疫苗将是危机即将结束的信号,这也是美联储考虑缩减购债计划的必要条件。

信号已经非常明显了,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就等时间的一步步到来。

按照现在的接种速度,大致要到6月中旬美国接种率会达到75%,所以6月的议息会议大家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tq/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