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100问6中国白酒的主要香型及市
首先要说下,最近工作的事情也比较忙,前段时间一周三更是为了逼迫自己把投资的一些基本理论快速掌握。最近四五个月也陆陆续续写了几十篇文章,有时为了更新,文章的质量也不太高,为了写而写。后面腾出时间,一是有时间锻炼一下,而是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一些具体问题,把文章尽量打磨好。 今天聊一聊中国白酒的香型,也就是大概对白酒的分类和市场情况有个大的了解。前几天老唐搬家晒了他白酒相关的书籍,足足有一米多高,财务类的也有一米多高。他分享就是他这几千本书和每年几百万字给他带来了上千万的收益,对一个行业深入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就看白酒相关的资料,浓香和酱香还是要去研究下,才知道白酒这个品类的构成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白酒主流香型就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兼香型,另外还有国标的有6种:米香型、凤香型、豉香型、特想型、芝麻香型、老白干香型。其他还有地方标准的董香型、小曲香型,企业标准的馥郁香。 浓香型的代表: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水井坊、舍得。酱香型的代表:茅台、武陵、郎酒。清香型的代表:山西汾酒、红星、牛栏山等。浓酱兼香型:口子窖。米香型:桂林三花酒。凤香型:陕西西凤酒。各种香型的分类看下图: 再谈谈香型的历史,在年8月以前,中国白酒不分香型。香型的来源是建国后的酒评会,建国以后,百废待兴。酿酒工业也处于恢复阶段,当时酒类的生产是由国家专卖局进行管理。第一节评酒会在年召开的,评选标准主要根据市场销售+化验指标来评,茅台夺魁。 第一届评酒会选出了包含白酒、黄酒、普通酒三大品种8个名优品牌,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酒行业迎来大发展时期。年轻工部在北京召开第二届评酒会,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共同推荐了种酒。 这届对白酒的香型也没有明确的区分,所有白酒放在一起盲目评,评委按照酒的色、香、味、百分制打分写评语。在这种情况下,香气浓的酒占优势,香气弱的清香、酱香得分比较低,选出来的八大名酒,浓香占了四个,酱香茅台,凤香西凤、清香汾酒、董香董酒。这届浓香夺魁的是五粮液。 第二届茅台相当于得了个第五,很是委屈。领导也不太高兴,毕竟红色基因,就派评酒会专家组组长周恒刚到茅台酒驻厂指导。周老师从北京一路翻山越岭进入茅台厂,立下:假如茅台做不好,下辈子咱们就是贵州人。在老周和众多技术人员努力下,总结出酱香型白酒的三种典型体:酱香、窖底、纯甜。 同时还发现窖底香的己酸乙酸脂成分源于己酸菌的代谢,而已酸乙酸又是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成分。同时白酒专家秦含章在汾酒搞试点,在分析汾酒主要物质成分中也发现乙酸乙醇是清香型白酒主体香。 茅台和汾酒在专家们的帮助下,生产质量和勾调水平都获得很大提升,但面对浓香型白酒突出的色、香、味依然不可能稳拿第一。年在第三届评酒会召开前,轻工部在长沙开会临时决定改变评酒会规则。行业专家提议按香型分类评选,还拟定了各种香型的评语: 酱香型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 浓香型酒: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香长。 清香型酒: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口、余味爽净。 米香型酒: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年8月第三次酒评会在大连组织召开,这次酒评会对白酒行业的格局影响比较大。共有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果露酒个品种参加。评酒员65人,其中白酒22人,少部分特聘,大部分是考核聘请。 白酒按色(10分)、香(25分)、味(50分)、格(即风格15分)四项计分,总计分。这次评酒会一共评出了全国名酒18种,优质酒47种。评酒会主持专家:周恒刚、耿兆林。 白酒名酒八种:分别是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蓝春、古井贡酒、洋河大区酒、董酒、泸州老窖特渠。 这届评酒会在历史上作用巨大,具有里程碑意义。当然这届评酒会,几家欢喜几家愁,全兴大曲报名失误,以浓香身份参加清香评选,名落孙山。西凤酒报名也比较犹豫,报浓香会被群殴,报清香干不过汾酒。在群殴和单挑选择了清香型,止步于优质酒,错失中国名酒称号。 当然第四届酒评会全兴大曲非常谨慎,一路过关斩将,夺回中国名酒称号。西凤酒最后干脆自己玩了个香型“凤香”,自己嗨,免得浓香清香都搞不过。 经过几次酒评会后,极大的推动了白酒行业的科技进步。尤其是人工老窖技术出现后,优质浓香白酒产量得到极大提升,逐步取代清香,成为中国主流香型。但是弊端是历届评酒会成为大香型白酒的盛宴,小型白酒逐步被边缘化。 比如老白干源于清香有不同于清香,每次只能以清香参赛,很多小品牌止步于优质酒品牌。中国白酒基本奠定了以浓香、酱香、清香、兼香为主的四大香型,以前的白酒更注重口味、口感;而不是香型、香气。现在酱香学茅台,浓香学五粮液,清香学汾酒,酿造向市场妥协,让白酒缺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失去了很多特色。 酒评会在搞了五届以后就停止了,一是名优酒已经比较多了,再评就失去含金量。二是评酒会影响太大,掺杂的利益越来越多,过程相对争议比较多。通过几届评酒会,基本奠定了几种主流香型,也奠定了几个主要的白酒品牌,到现在已经影响几十年。在后面的时间大概率这几个品牌或者香型会越来越几种,很多小的香型的日子会越来越难,白酒的集中度也会越来越强。 中国人好喝酒喝茶,对喝茶饮酒的描述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而且感受也是比较玄妙的。例如:“醇”;“绵”;“爽”“滑”等等。在喝了白酒后,才会对这些描述心领神会。 其实白酒的香气从化学层面,主要香气成分是低级脂肪酸脂和低碳的羰基化合物;呈味物质是酸类、高级脂肪酸和多元醇;这些我们了解就是了。浓香的主体是:已酸乙酯,丁酸乙酯。清香:乙酸乙酯、乳酸乙酯。酱香:相对比较复杂,各种酯都有,但低于浓香。 各种不同的酸在酒中不同的比例,会不同的口感。比例合适,清爽利口、醇滑绵甜;含量少,寡淡,后味短;过量会酸味重等等。白酒98%都是水,只有2%的微量物质,它们正是白酒风味物质来源,比例不同,香型和口味不同。 茅台的口味最复杂,顺便谈谈茅台技术大牛—李兴发。生于民国17年(年),建国前在荣和烧坊(茅台前身)当烧酒工,建国后进入茅台酒厂,被茅台祖师酿酒大师郑义兴收为徒弟。在中央组织的茅台工作组里主要研究勾兑。 勾兑就像烹饪,不同的原料不同的搭配,做出的美味不一样。大坛勾小坛,老酒勾新酒,主要靠酒师傅的手艺。这样不稳定,也无法工业化生产。李兴发把不同的酒按照轮次、年份、味道进行区分鉴别,然后进行勾兑,得到一个恰到好处的成品。’ 品尝了多种酒样,做了无数次试验,他确定了三种香气比较典型的酒样,把它们命名为“酱香”、“醇甜”“窖底”,其中又以酱香味最为独特突出,所以茅台就算“酱香型白酒。” 什么是“酱香”,李兴发的徒弟徐强说:“李兴发没有文化,他每天把生产出来的酒慢慢品尝研究,茅台的空杯香就是一个酱油味,他就取名酱香。”5年在四川泸州召开的第一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茅台代表宣读了一篇由季克亮执笔的文章《我们是如何勾酒的》,就是写的李兴发的研究成果。 至此我们用了多字描述了中国各种香型的由来及发展,白酒本无香,香从酒评来。通过评酒会茅台、五粮液及浓香型酒越来越发展壮大。下面我们接着来说各种香型的演变之路。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担心白酒过多消耗粮食,白酒业一直是被控制的产业。而清香型的工艺特点是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粮食消耗低、出酒率高。正好满足了粮食短缺时代背景下极速扩大的消费需求。当时汾酒为龙头的清香型白酒成为酒厂最多、分布最广、销量最大的白酒香型。 0年后再五粮液和浓香型不断强势发展,销售量在0年占到行业总量的70以上,年产量达到万吨。因为其浓厚的香味符合当时中国文化和普通大众消费者的口味,达到了浓香白酒的历史高峰。 5年后,五粮液收入利润增长开始停滞,一个是产能,一个是大量的贴牌造成了品牌的消耗。茅台依托长期坚守的品质,基酒基本4年后才出手,逐渐成为行业的老大。年更是营收破千亿,利润亿,占中国白酒行业利润的亿元的39.7%,成为行业的绝对老大。中国也吹起了“酱香热”,茅台线下一瓶难求,股价最高达到了元,是中国股市第一股。 从白酒香型分布来看,浓香型是主流,基本占据了20个省市。清香的主要在北京、青海、山西、重庆、云南福建等地。酱香型主要在贵州,米香是广西特色。 从白酒整体体量来看,酱香约占27%,浓香占51%,主流还是浓香型。但是从产量来看,浓香在0年占70%,到年占60%,占比逐步下降。0年酱香产量仅有0.4%,但到了年已经有60万吨,占比8%。同样我们看到茅台的极限产量5.6万吨也仅仅占了酱香60万吨产量的10%不到,市场机会也是巨大的。 聊完了各种香型的市场发展,再来聊聊主流的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浓香的局限是时间,茅台的局限是空间”,这句话就说明白了浓香和酱香的核心竞争力在那里。 茅台和五粮液的酿造工艺前面专门有文章介绍,就不展开说了。茅台和五粮液有些什么区别,首先是酿造原料不同,茅台是用红缨子高粱,五粮液是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名曰五粮液,相对口味更丰富一些。 第二是工艺不同,茅台是汉族““,工艺酿制的坤沙型酱香酒。坚持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端午制曲、重阳下沙,造一年,封三年,兑十年,基酒基本四年出酒。 浓香型五粮液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浓香型酒厂均采用多次循环发酵的酒 醅(母糟、老糟)进行配料,“千年老窖万年糟”这句话说明浓香型白酒的质量与窖、糟有着 密切关系。 五粮液车间有明代的16口老窖池,产能吨,约75%可以生产五粮液及以上品质酒。 车间超过60年窖池吨,到年新挖窖池1万吨,约40年。五粮液公司白 酒产能大约23.2万吨,其中能生产五粮液及以上品质约2.32万吨。 要扩大产能,只有靠时间沉淀。酒窖的年龄,决定了优级酒的出酒率。20年内的新窖池一 般产不出优级品好酒,20-50年可以生产5%-10%的优极品好酒,50年以上才能产生出 20%-30%的优极品好酒。 五粮液的核心竞争力是老窖池,那么茅台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地域。茅台前总工程师、前董事 长季克良说道:“茅台酒只能在茅台镇才能生产出来”。茅台酒原产地:年3月28日,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批准调整茅台酒(贵州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的公 告》,将茅台酒(贵州茅台酒)产地范围由原来的约7.5平方公里,延伸扩大约7.53平方公 里,总面积共约15.03平方公里。 在这个范围内,按现在茅台的预估产能就5.6万吨。五粮液是2.32万吨,这两种酒都是相对 稀缺,价格当然也是会越来越高的。另外就是基酒储存时间及出厂时间,茅台是四年,五粮 液基酒是一年,未来将达到3年。 最后简单说下两种白酒的储存时间,酒友中流传这这样一句话—“浓三酱五”,普遍认为浓香 型白酒存放三年是对酒质有明显提高的。52%度五粮液,储存的黄金期在七年,因为酯化反 应会使香味增加,相应的让醇类减少。储存时间过长,到时的口味肯定不好,储存的条件要 好,才能储存较长时间。五粮液储存应该立放,瓶口放一层蜡密封。 茅台一般认为是10-20年。棋圣聂卫平曾经开启一瓶58年的茅台酒,只剩二两,虽然年份 久远,却不适合饮用。茅台董事长亲自带去一瓶年份茅台,与这瓶稀世茅台调着喝。理论上 说,长期保存不会过期,但酒口味还是随着时间流逝会降低很多。 多字基本把两种香型的来龙去脉说明白了,也是我的一个学习过程。了解了各种香型 的历史,大概就清楚酱香和浓香未来大概率还会占据主要市场。酱香酒再逐步提高市场份额, 酱香酒相对保存要久一些,也给民间收藏带来了便利。 酱香四年,浓香一年的出厂时间,我们也会了解到茅台和五粮液的基酒和他当年或者四年后 的商品酒的关系。每天学习一点吧,文中如果涉及个股,不做投资建议,切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dt/11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各地特产一览表建议收藏
- 下一篇文章: 一文看全做强白酒,多地十四五规划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