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要介绍一本跟我们所做的事情类似的杂志

其实是我们的benchmark!

在精品咖啡浪潮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不断发酵的年,[栩栩华生]将《DRIFT》的中文版引进到中国。《DRIFT》是在年在纽约创刊的小众独立杂志,以咖啡文化为主题来介绍全世界的咖啡城市,每期杂志仅以一个城市为主题,从咖啡馆、咖啡行业从业者烘焙者、咖啡消费者等角度去观察城市。

杂志的内容从咖啡文化为出发点,延展到所在城市的其它人问话题,比如社区生活,比如历史,比如人与人的关系,比如城市的精神内核。

每期只做一个城市,每一期主创团队都亲自到选题的城市去生活和采访一段时间,深入的了解,这也让《DRIFT》非常好的呈现了每个城市特点。

前四期,《DRIFT》为我们展现了接地气的纽约街头文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东京、色斑斑斓洋溢着热情的哈瓦那、北欧咖啡代表的斯德哥尔摩,还有被誉为是“精品咖啡之都”的墨尔本。

▲哈瓦那

▲斯德哥尔摩

▲创刊号纽约专题

而在《DRIFT》背后是美食博主AdamGoldberg和设计师DanielaVelasco。《DRIFT》的诞生纯属偶然。为了帮助母亲在墨西哥Cabo城开咖啡馆,设计师DanielaVelasco曾经拜访了纽约几乎所有的咖啡馆,去观察他们是怎样经营咖啡馆的。后来,她遇到了美食博主AdamGoldberg,两人开始一起探寻咖啡馆现象。他们负责杂志中大部分的拍摄工作,有时候也会邀请每期城市当地的摄影师作为客席摄影师。这个微型团队,如同做主题书一般,为了每期杂志深入到一个城市驻扎、游走、拍摄、采访,集中制作稿件。

而实际上在中文版引进之前《DRIFT》就已经在中国有了大批的粉丝,很多咖啡馆里也会有英文版的《DRIFT》杂志,供读者阅读。

▲新刊墨西哥城

在《DRIFT》中文版第二期新刊[墨西哥城]推出之时,[行走的咖啡地图]找到了《DRIFT》的中文版主编fenta,因此为开端与《DRIFT》一起探索墨西哥城。

提起墨西哥,我就会想起西班牙小说《南方女王》描绘的充满了黑帮、毒品和犯罪的自由之城,而这里的咖啡文化,却了解的并不多了,所以这一期的新刊真的让我充满了好奇。

对话

《DRIFT》中文版编辑fenta

fenta,摩羯座,漫画家,独立出版人。

Nahla:《DRIFT》杂志每一期会走访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对于采访的目的地主创团队是有计划的吗?

fenta:相对而言没有特别完整的动线,确定每一期的城市选题后,团队会在选定的城市尽可能呆上一段时间,探访当地几乎所有的优质的精品咖啡店。

Nahla:为我们介绍一下《DRIFT》杂志的版权方主创团队吧?

fenta:《DRIFT》杂志的版权方是在纽约工作的三人团队:主编兼摄影师AdamGoldberg、创意总监DanielaVelasco,还有Adam的妹妹ElyssaGoldberg担任执行编辑。除此之外,还有担任编审BonjwingLee与一批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美食专栏拍摄和撰文的固定合作撰稿人为杂志贡献力量。

Nahla:杂志中的约稿是什么样子实现的?

fenta:主编Adam、创意总监Daniela以及执行编辑Elyssa都会承担较大部分的采访和摄影工作。同时,他们也向所到城市的涉猎当地咖啡行业的媒体撰稿人邀稿。DRIFT团队希望整本杂志有一半的内容由当地撰稿人供稿,这样能够保证在每一期的“纯正性”。但有时候会出现约定好的撰稿人“失踪”的情况,为此他们要做好另一手准备。

Nahla:他们本职的工作是与咖啡相关吗?

fenta:主编Adam运营着一个美食博客ALifeWorthEating。他是工程学出身的,凭着兴趣和Daniela一拍即合创办了《DRIFT》。

▲独立杂志评选门户Stacks,在将“读者选择奖”颁发给了《DRIFT》,这对Adam和Daniela而言,这应该就是最好的市场反馈。

Nahla:从创刊到现在《DRIFT》已经去了纽约、东京、墨尔本、哈瓦那等城市,最新一期有来到了墨西哥城,作为中文版的主编,你最喜欢哪一本?

fenta:我挺喜欢[哈瓦那]那一期,就是会让人觉得意外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冷门的城市。新刊[墨西哥城]也是,新刊上市以后,我们收到许多读者提问——为什么会选择墨西哥城呢?因为大家很少将“墨西哥城”和“咖啡”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我也是。这源于墨西哥这个国家对咖啡行业有着相对较严格的管控。但在了解更多之前,光是听到地点就会让人满怀期待,于是想要了解更多。

▲墨西哥城的“华人咖啡馆”。

Nahla:新刊[墨西哥城]你个人喜欢吗?有没有特别想要跟读者介绍的?

fenta:这一期比起上一期[墨尔本]“城市和文化”的特色会更加明显,这与城市的特性有关系。因为政府的限制手段加上咖啡种植病灾的影响,墨西哥咖啡产业的发展并不顺利。这期每篇文章在探索墨西哥城的咖啡文化时,都选取了一座在政治、历史、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影响的古老城市在第三波咖啡浪潮席卷过后的各方角度,非常独特。

我们在编辑和推广的过程中,会特别地贴合墨西哥城的历史,挖掘墨西哥城独有的文化角度,比方说墨西哥城的气候环境,独立历史,甚至墨西哥城拥有的成千上万条具有独特命名方式的街道……从任何一点,联结“咖啡”,你都能发现暗藏着关系,这就是《DRIFT》的魅力所在。

▲墨西哥城的彩色街道。

Nahla:这一期中有一篇文章采访了一位墨西哥城的独立首饰设计师,杂志中的采访选题不一定都是咖啡行业的从业者?

fenta:是的。我们都会强调《DRIFT》是一本“咖啡文化杂志”,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的面向多种多样,并不局限在单一、专有的对象上。所以咖啡文化不一定只能贴合咖啡。或者说,咖啡在杂志里更多的是一个了解这座城市的途径。比如[东京特辑]对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中咖啡意象的解读,[墨尔本特辑]对城市涂鸦墙的介绍,当然也像最新一期介绍到的首饰设计师和女性骑行车队。

Nahla:这一期的封面的照片是哪里?

fenta:这是墨西哥城非常有名的街道——“改革大道”。封面主体是伫立在大道上的独立英雄纪念碑,五位为墨西哥独立而献身的民族英雄,守护着顶上象征自由和平的天使神像,纪念年结束的年殖民统治。

Nahla:这一期的内页选择了一个很艳丽的粉色。

fenta:是的。就像17年末很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dt/5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