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过去,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幸存者怎么样
北京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904/4250101.html 年汶川大地震,一头1岁的大肥猪,被掩埋在残垣断壁中。 靠着木炭和雨水维持生计,整整坚持了36天,终于获救。 一时间,“猪坚强”的名字享誉海内外。 建川博物馆还将猪坚强请进展览馆,给它配备了“豪华单间”,并请人照料起居。 一晃13年过去了,“猪坚强”的名字再次登上热搜,只是这一次却很让人揪心: 原来今年14岁的猪坚强,已经相当于人类的百岁高龄,如今瘦骨嶙峋,垂垂老矣。 加之地震时造成的腿部残疾,今年寒冬之后,就站立不起,无法走动了。 生命就是这样,有时候你会觉得它很坚强,有时候你又觉得它脆弱得不堪一击。 猪坚强的故事,让我不得不去回忆13年前的那个午后。 刹那间,山河破碎。 一声声汶川告急,北川告急,映秀告急,青川告急……撕心裂肺。 短短80秒,69,人遇难,,人受伤,17,人失踪…… 从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中,便多了一道伤痕。 无数人企盼着命运的怜悯,每当从废墟中抬出一名幸存者,大家都会重重地呼出一口气。 如今,距离那段悲伤的时光已经过去13年,那些地震中的幸存者现在还好吗? “四川地震女孩”魏玲。 起初我并不理解,为何人们会将这样一个沉重的标签,加在一个18岁女孩身上。 直到我看到下面这样一组数据: 被压在废墟下整整48小时,下半身严重损伤。在此后的3年里,魏玲接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手术,其中包括17次截肢。和她一起入院的幸存者一个接一个地出院,唯有她还医院的病危通知书,一次次感染,一次次切除。 直到右小腿没了,左边的一半屁股也消失了…… 很难想象,当年还是高中生的魏玲,怎样熬过那般非人的痛楚? 能看到的只是她一遍遍地在纸条上写下:“爸妈,你们放心,我没事。” 人们亲切地称呼她“字条女孩”,后来魏玲又多了一个名字“中国的弗里达”。 医院治疗那段时间,魏玲开始学习绘画,弗里达是墨西哥著名的残疾女画家。 出院后,魏玲参加过画展,也制作手工艺品贴补家用。 还在23岁那年,遇上了可以托付终生的另一半。 可就在我们以为魏玲从灾难中彻底解脱的时候,“余震”来了。 《每日人物》年曾对魏玲做过一次回访,其中有这样一句旁白: “灾难的记忆渐渐淡去,但她身体的疼痛并未消失。偶像的标签随着时间脱落,对于这个27岁的高位截瘫女人而言,生活和精神的重建,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手术的伤口常常会在阴雨天发作,痛得就像“用刀在骨头里割”。 有时还频频尿血,冬天冻疮也会从小黑点扩散到整块整块的肉烂掉。 现在,她大多数时间只能躺在床上,或是安静地坐在轮椅上。 ▲魏玲在轮椅上看电子书(图:《每日人物》) 还记得作家李西闽吗? 汶川地震中,他被掩埋了76小时。在他的自传《幸存者》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钢筋从他身体穿过,铁片从他左脸插入,一次次即将昏迷,一次次用手背往铁钉上使劲刮、一次次把头往下压,让脸上的铁片插得更深更疼……” 后来他被解救,本以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却不曾想,每天要服用的药物,超过了十种:止疼的,治骨伤的,抗抑郁的,助睡眠的…… “只要两天不吃,就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好几次,试图纵身跃下,从他35层的家中。” 年,他在微博留下遗言,吞下两瓶安眠药。 幸运的是,这一次他再次获救。 有一句话说得好:“万事万物皆是千疮百孔,但总有一道光悄然照入。” 如今的魏玲,每当她的轮椅被卡住,就会有一个小男孩出现,喊着“不卡,不卡”,急得掉着眼泪来帮忙。 那是魏玲的儿子,年剖腹产生下的男婴。 ▲魏玲全家福(图:《每日人物》) 还有李西闽,我去翻了他的最新一篇微博,坚持写作的他,似乎也找到了生命里那层坚硬的壳。 和魏玲、李西闽相比,还有很多幸存者在痛苦之后迸发出了耀眼的光。 汶川大地震前,廖智的女儿虫虫刚刚10个月大,非常可爱。 但地震夺走了女儿的生命。 她的脚底板也被钢筋刺穿,当救援人员把她拉出来,她亲耳听到,自己腿部的肌肉组织被“哗啦啦”地扯掉了。 为了保命,她自己签下了截肢手术同意书。而前夫也在此时离她而去。 她也曾沮丧过:“未来很渺茫,太痛了。” “我为什么不死在废墟里面?我为什么要出来?我要活着是这样的活着?” 但是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站”起来。 廖智是一名舞蹈教师,在灾难中失去所有的她,一点点地“跪”上了舞台。 伤口还没有养好,她就学着用膝盖走路。 为了给家乡受灾群众筹款,在地震两个月后就用截肢的双腿在鼓面上表演了独舞《鼓舞》。 即便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伤口感染,接受二次截肢手术。 雅安地震,她去灾区当过志愿者; 《舞出我人生》的舞台,她也曾当过“机械舞姬”; 马拉松的赛道上,她也曾一路飞奔…… 后来,她和自己的假肢技师步入了婚礼的殿堂,成为最幸福的新娘。 之后,廖智相夫教子,还有了二胎。 她大声笑着,尽情跳舞的样子,就像从未受过伤一样。 除了廖智,还有无数划破长夜的光。 那个连总理都给她让路的3岁小姑娘,宋馨懿。 父母用生命保护住她,却因为被困超过47个小时,永远失去了右腿。 但是多年以后,我们再次看见她,已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姑娘。 ▲《封面新闻》宋馨懿和当初救他的军官王肃满 那一年,手持“黄继光英雄连”的空降兵部队赶来汶川。 一个名叫程强的小男孩拉起横幅,上面写着“长大我当空降兵”。 年,程强报名参军。 4年后,接任“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 年,还作为英雄精神的传承人走上阅兵场。 那一年,12岁的佘莎,被人从地震中救出。 年,她已经医院肿瘤科的一名护士。 去年,佘莎不顾个人安危,屡次向领导请命,要奔赴武汉前线。 她说,她是汶川人,她应该去。 于是,那个曾经被保护的小姑娘,如今也成了可以为别人遮风挡雨的庇护伞。 还有他,“敬礼娃娃”郎铮。 3岁的他,在黑暗中煎熬了20个小时。 当他被解放军叔叔抬上担架的时候,用稚嫩的右手,端端正正地敬了一个礼。 后来做手术,他的部分小指和无名指被截除。 此后他也曾怕黑、怕刮风,怕下雨,连上厕所睡觉都小心翼翼。 但是现在他的奖状已经贴满一面墙,年还站上了大阅兵的花车。 还有那个被掩埋了五天五夜的少年,蒋雨航。 救援队发现他的时候,少年已经奄奄一息。 被救起的那一刻,他的心中始终回响着一句话: “长大后,我要成为你。” 年,蒋雨航加入上海消防部队,从此奔赴抢险救援的每一个紧急现场。 这样的幸存者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想起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里的那句话: “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有时候我们并非忘却伤痛,不过是学会了带着伤痛更好地生活。 “5.12”十周年的时候,《南风窗》曾经去北川地震遗址做过一次回访。 人们不会主动提起年的那天下午,也并没有刻意地回避记者的采访,只是每一次面对镜头,都是泪水。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 比起追忆,我们更应该在意那些劫后余生的人。 还记得“可乐男孩”薛枭吗? 虽然右手已经压断,但是那句“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却给被悲伤笼罩的人们,平添了一抹温情。 如今而立之年的他,是成都可口可乐公司博物馆馆长。 关于薛枭的点点滴滴被不断挖掘,尤其是他那位在地震中丧生的女友,被无数人看作是他至今单身的原因。 但是薛枭却一再地澄清:有一部分原因,但是更多地还是在等一个“心仪的人”。 “我不想大家认为我是因为地震出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dt/8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墨西哥沿岸远海发生54级地震
- 下一篇文章: 墨西哥革新大厦LB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