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什么不能吃 http://m.39.net/pf/a_6856094.html
荐读:池氏文化精粹辑要(年12月31日收录)

荐读:池氏家族抗疫群英谱(.12续)

池氏网推荐语:

面对每隔一段时间关于“池姓”来源的争议风波,颇感无奈!明明是众所周知的“存疑待考”史料,总是来一个错误的解读;由此引来大量”很可笑“的争议……这种争议,长此以往,危害性极大!这将极大地破坏我们好不容易获得的、全国乃至海外池氏宗亲有了初步的互相联系、联络、友善的大好氛围!于是乎,宗亲也不再亲了……其实,我真的理解极个别宗亲的苦衷和想法——无外乎,就是想找到一个“真相”!就常识而言,所有的“真相”都是建立在大量基础文史资料的收集上,且不能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在所谓“正史”上找不到,难道就可以咬定现存族谱有种种问题?!各种姓氏相关的古籍善本都是杜撰、是歪曲、是写书的人在故意坑害?!……经过深刻的自我反省,我对此将不再理会,也不再计较极个别宗亲说的是什么了……究其实质,每每出现这种状况,只能说明我们对池氏姓氏文化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太少——即使有,我们也未必重视!!!

说实在的,池姓本“小姓”,不要说是“正史”中的记载,就是网络出现的零星片段,我们都是小心翼翼拷贝下来,把网页截图,然后完整附上现存网页地址……

更不用说是在仅有的几个古籍善本网站上,找到的古籍文献中关于“池姓”、“池氏”的文字记载和碑文拓片……

池氏网一直不遗余力收集这些资料,特别是阿池宗亲从年开始就自建平台,分类存放。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池氏的姓氏来源,敬待有心人士研究使用……

当然,我们是“小姓”,更不会无缘无故有姓名学专家来皓首穷经、潜心研究!

要好好研究,就得靠我们族人自己、靠相关专家,经年累月地资料收集,厚积薄发、共同发力。

或许这个“探讨、研究”永远在路上……

我们真的不要草率对文史资料下结论!

我们要把穷尽一切方法找到的金石史料尽可能全面搜集起来,然后归类整理……

福安池剑锋宗亲私下给我一个建议:

动议:凡是有池氏聚居地的县、镇、乡的宗亲们,可以多到县一级档案馆、图书馆、文史馆查查“县志”、“乡村志”;

现在稍微发达一些地区都在编写“乡镇志”、“村志”。这些编写人员,势必会查询很多古籍。通过这些志书,能够找到池氏播迁来源、名人轶事……

当然,近年来,大肆修建,挖掘了很多墓碑,再加上当地文管所保留的一些墓碑——很多墓志铭,是值得挖掘“池氏”相关线索的!有的是拓片,有的甚至是一块碑,没有关系,直接拍照即可。记录好存放地点及考察时间、经手人等。

如果有宗亲,有幸查到了,很简单,用手机近景拍照片,发邮件给文末的两个邮箱;我们整理后,会发布在池氏网上!并且署上您的尊姓大名(欢迎非池姓亲朋加入)。

可喜的是,来自福建福安的池剑锋宗亲,经过一年多的文史资料收集,整理了一份《池氏名人传承录》,现分享第一部分给各位宗亲。

啰嗦这么多,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宗亲们能够提供更多的史料,来完善丰富。

我们暂且不论资料记载对错,只是实录资料,只做客观收集、整理……

宗亲争论,不必论输赢!

更不能纠结某一点,忘记了池氏整体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

本次收录,肯定有很多待发现的资料,希望宗亲们积极行动起来,留言补正!

希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原本是想作为年最后一期的稿子,现在作为年第一篇稿子,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能够客观、理性对待史料。

链接:

池氏文化:池氏源流及池氏历代名人(务必牢记)

池氏史料辑录(人物录)

第一部分:姓氏书里的池氏

历史上,研究姓氏的书籍种类繁多。详细记载姓氏的书籍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

秦汉以降,历朝历代,官修与民修的姓氏专著百花齐放。

研究姓氏的历史及发展,离不开这些珍贵的著述。

兹摘取部分有收录池氏资料之著作,按成书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方便查询。

一.《左传》记述姓氏来源有五种:"因生赐姓、胙土命氏,以字、以谥、以官、以邑。"二.《世本》《世本》大多记录贵族姓氏,庶人无记。

三.东汉《风俗通·姓氏篇》

载:"以居为氏:城、郭、园、池也……","池氏,汉有中牟令池瑗"。

注:①《风俗通》作者应劭(约-年),东汉人。②应劭言汉有"汉"与"后汉"之别,"汉中牟令"这个"汉"是指西汉,时间应早于公元25年,中牟令池瑗生活在西汉时期。

四.初唐《艺文类聚》

载:"《风俗通》曰:城门失火,祸及池中鱼。旧说池中鱼人姓李,居近城,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灾烧死。于谨《百家书》曰:宋城门失火,因汲池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中伤良谨也。"

注:《艺文类聚》是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类书,欧阳询(-)主编,武德七年(年)成书。

五.唐代《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一卷》

载:"凉州西平郡,出三姓:申屠、段、池。"

注:这是敦煌文献中发现的一份记录天下姓氏郡望的抄本,成书时间是唐天宝元年—唐宝应元年之间(—年之间)。

六.唐《元和姓纂》

载:"池……以所居为姓,汉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門侯池仲魚"。

注:《元和姓纂》林宝撰,唐元和七年(年)成书。

七.北宋《百家姓》

载:"池喬陰鬱 胥能蒼雙"

注:出《兔园集》,乃宋初钱唐老儒所作。时钱俶据浙,故首赵次钱,孙乃俶妃,李谓南唐主也。次则国之大族。

八.北宋《广韵》

载:"池,…又姓,漢有中牟令池瑗,出《風俗通》。又有池仲魚,城門失火仲魚烧死,故諺曰: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注:《广韵》北宋大中祥符元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修订而成。

九.南宋《古今姓氏书考辨》

载:"池:《风俗通》曰:氏于事者,城郭园池是也。"

注:作者邓名世,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字元亚,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学者,累官著作佐郎,在姓氏考证上成就尤高。

十.南宋《通志·氏族略》

载:"以所居为氏也,汉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门侯池仲鱼。望出西平,今为福州大姓,有池鄂登科。"

注:作者郑樵,福建莆田人,成书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年)。

十一.南宋《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载:"池…以居為姓也,漢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門侯池仲魚,[義安]今義安有池氏。"

注:①作者章定,南宋·建安人。仕履无考。惟此书二十六卷中载:其曾祖元振,建炎中进士,官广东提举;祖才邵,少年从杨时游。此书作于嘉定己巳(年)。

②义安:指广东潮州地区(古称义安郡),另池州铜陵有义安区。

十二.南宋《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续集》

载:"池:西河,徵音。[古今姓纂]:以居为姓,汉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門侯池仲魚,[義安]今義安有池氏。"

注:①作者谢维新,南宋福建建瓯人,字去咎。曾为太学生。宝佑五年(),撰成《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后、续、别、外集共三百六十六卷,两宋不少文史资料赖此得以保存。

②义安:指广东潮州地区(古称义安郡),另池州铜陵有义安区。

十三.南宋《姓氏急就篇》

载:"池氏:《風俗通》漢有中牟令池瑗。又有池仲魚宋池聖夫"。

注:作者南宋王应鳞(—),南宋官员、经史学者。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

十四.元朝《新编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

载:"池徵音,西平,汉有池瑗为中牟令,北魏有池仲鱼为城门侯。"

注:作者佚名。

十五.明·嘉靖朝《姓觿》

载:"池:[姓考]云:古有池侯国,因氏。[千家姓]云:西河族,汉书有中牟令池瑗,北魏书有城门侯池仲鱼,宋史有池溥。"

注:《姓觿》作者陈士元,(—)明·嘉靖二十三年(年)中进士;二十四年(年)任滦州知州。嘉靖二十八年(年)三月辞去官职,回归故里著书立说。

十六.明·万历朝《万姓统谱》

载:"池:西河,徵音,以居为姓。

汉:

[池瑗]中牟令。

[池仲鱼]为魏城门侯,城门失火仲鱼烧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谚云韵府。

宋:

[池鄂]侯官人,治平二年进士。

[池光庭]长溪人,端平进士,高州文学。

[池夢鲤]咸淳甲戌特科状元。

[池待聘]平阳人,嘉定间知宜州。

明:

[池浩]徐州人,成化中为广东香山知县。

[池龙]涿鹿卫人,正德进士。

[池鳞]汾州人,正德中钜鹿训导。

[池浴德]福建同安人,嘉靖进士。"

注:《万姓统谱》作者凌迪知,明·万历年间(—年)。

十七.明《卮林》

载:"中牟令池瑗"。

注:《卮林》作者周婴,明·崇祯十三年以岁贡御赐进士。授(赣州)上犹知县。

十八.清·康熙《百家姓考略》

载:"池:徵音,西河郡,系出赢姓,秦司马公子池之后,汉有池仲鱼。"

注:《百家姓考略》作者王相,字晋升,生于江西临川,祖籍山东琅琊。

十九.清《新纂氏族笺释》

注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赢姓,系春秋时秦司马公子池之后代。”

秦代有池子华,为丞相;汉代有池瑗,中牟令;宋代有池鄂,治平进士;又有池梦鲤,咸淳状元;明代有池浴德,同安人,太常寺少卿;又有池龙,正德年间进士;清代有池生春,楚雄人,国子监司业。

第二部分:池氏名人录

因为战争与疾病,祖先们彷徨无助、流离迁徒,被迫离开中原的家。为了躲避灾难,他们跨过滚滚洪流,入皖、入浙,入赣;为了找寻一片乐土,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入闽、入粤、入川。永嘉南渡,我们的一部分先辈迁徒淮南;南梁武帝时上虞县令池克恭家族开启了入浙池氏的美好篇章;此时,北魏在洪洞县附近设立西河侨县安置难民,是否有池氏安营扎根有待史料补充,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变,西河池氏迁永(康)、迁潮(州);唐玄宗时,永嘉太守池湛与唐代刺史五夫人池繁禧是否是同一人?唐大和元年(年)福建闽清人池清捐地建佛寺。……以上这些历史的瞬间都躺在故纸堆,等待你我去发现。历史是由人书写的。罗列志书上的人物记载,一步步追寻祖先迁徒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携手复原祖先的这部奋斗史吧!

秦:

※池子华:秦相。

出自蔡邕《蔡中郎集》[陈留索昏库上里社铭],"秦时池子华为丞相"。

另有版本作"春秋时有也,子华为秦相"。

又有"春秋时有子华为秦相"。

版本各异,存疑待考。

西汉:

※池瑗:中牟令。

出《风俗通》

注:《风俗通》作者应劭言"汉”,有"汉"与"后汉"之别,"后汉"即指"东汉",池瑗是西汉时中牟县令。

西汉统治时间为公元前年-公元25年(包括王莽时期与更始帝时期)。而中牟在西汉初称中牟侯国,到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年)复为县,中牟设县令应从公元前年始。

另据中牟县志记载:万历年间,在县东二三十里有荒坟——"池家坟";后此处建有"水月庵"。据考证,"水月庵"原址位于中牟县官渡镇仓砦村东南6里,原名小李庄地方。

东汉:

[1]池廉:东汉延熹元年(年)犨县(河南鲁山县)亭长。

出《甘谷汉简》

附:…□□□……刘宪等七人补吏,……服决,謁以状(19)……自言:乡佐罗升、杨盖、杨纯、马石、李……夜等算钱。贼捕掾(20)……阳讎刘岑,岑从……月属属尽,……候更算、水簿及门钱(21)。亭长池廉、弟六

……杨易□……刘生等从……閈狱令出钱、縑绢(22)……录□□……□□□……鞭搒□□□□……□小……□□……(23)弟七

此简大意為:收税乡官罗升扬盖等五人要收宗室刘宪等七人的税钱,刘宪等为乡县"不行复除”的事告状讼争。又……在南阳郡讎县刘岑,本是宗室五服以外的族属,由于乡、县官吏威逼被迫听从,交付更赋、口算以及兴修水利代役的赋税钱,亭长池廉和杨易之辈,将宗室族属刘生等人,关在乡亭拘所,强令出钱和染色縑绢。

[2]池喜:东汉建宁五年(年),吏员,济阴人(山东荷泽、曹县)。

出《蔡邕文集》[胡公碑]

注:太傅胡广"选举人才,无拘定制”。在济阴太守任上时提拔了许多人才,池喜便是其中之一。熹平元年(年),胡广逝世(82岁),他的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都穿着丧服前来会葬。池喜请蔡邕撰文留下了《太傅文恭侯胡公碑》。

[3]池隆:

出:一枚汉代池隆之印,故宫博物院藏印。

三国两晋:

…………………

南北朝之南朝梁:

※池克恭:上虞县令(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年)。

出《上虞县志》

注:上虞:浙江绍兴上虞。

据黄岩池氏宗谱载:"黄岩始祖池贵,贵之先越人,因官就居越之会稽……克恭之孙曰规,唐昭宗时避董昌乱,迁东瓯永嘉,三传至贵,赘居黄岩净土张氏,为黄岩始迁祖。

隋:

※池遵:隋代年,山东益都(青州)人。

出自[青州默曹残碑]上记载的人名。

[1]池果:网络上有一则墓志铭记录,收录备考,年代:唐·武则天长寿三年(公元年)。

内容:蓋:大周故池君墓誌銘;志文:周故池府君(果)墓誌之銘並序。长寿三年歲次甲午五月一日甲申,葬于長子城東三里。注:长子城可能是山西长治市长子县。

[2]池氏:

墓志铭内容:"……夫人池氏,凝心槁木,誓守楠舟,松操不渝,桃夭已落。呜呼!造化何准人事,须臾春秋八十有三,卒于□□之私第,以天宝八载,合葬于墎西一里平原……。"出河南摩托城考古报告《大唐张君墓志铭》:

注:池氏(—年),女,河南新郑人,丈夫姓张(南阳人)。池氏于唐天宝八年(年)去逝,守寡30年。

[3]池湛:唐玄宗天宝年间(—年)永嘉郡太守。

出《浙江通志》注:永嘉郡即今温州。

[4]池繁禧:福建崇安县五夫里人,仕唐为刺史。五季之乱,隐不复出;岁歉,出粟以赈饥民,乡闾德之,立庙以祀。

五夫乡"昭应庙"祀池公管主池繁禧。池大夫祠在建宁府崇安县,孝宗乾道五年十一月赐庙额"昭应"。出自《崇安县志》

[5]池清:唐大和元年(年)居住于福建闽清寿宁乡仁寿里(现闽清池园镇),建宝山院。

南宋《淳熙三山志》载:"宝山院一一仁寿里,唐大和元年,里人`池清’有地曰`池坑,延僧德光为庵,以池坑名之。其后陈立增创为幽林院。咸通间始赐`宝山观音’为额。"

[6]池锡:唐·僖宗乾符中(—年)福建闽清人。

池氏网注:据闽清池氏族谱记载,入闽始祖鲤腾公之五世孙“池孝锡”,字天降,号雨钱,其谱上字号均源自其高德懿行:

居闽清板洋,性谦逊,素饬廉隅,与室萧氏世积其善,事亲至孝。

家贫,承菽水欢,恪共朝夕,未尝稍懈;

亲病,欲食肉,苦不能得,公乃割股以进。

一日,天降钱于公,盈积于厅。

时公睡未起,童仆争趋取之,惊而白公;

起视,有白鹤舞厅前,钱化树叶,随白鹤飞去。

公追白鹤至珠顶山,见钱二柜仍聚于山;

柜有销不能取之,公拜祝曰:“天果以是赐乎?惜无以存之。”

天果然复降二匙,开之见钱“天福镇宝”,背面有黎字。

公不敢己有,广施于寺。

锡公生年与本记载不符——唐僖宗乾符年间是始祖鲤腾公入闽的时间,而非其五代孙在世时间。

唐乾符中,有池锡家畜一鹤,旦辄飞翔山间,因号其山曰”朱顶山“、林曰“白鹤林”,至今子孙家焉。出《闽清县志》《三山志》

北宋:

[1]池镜:朝鲜半岛池氏始祖

癸亥十月十五日生,癸卯九月九日卒,享百一岁,墓中和唐岳华山亭(AD.10.15生);

字白云,号岩谷、一云樵未,中原弘农人,高丽光宗十一年庚申,以太学士奉使东来,官金紫禄大夫、太保、平章事,谥宣懿,癸亥十月十五日生,癸卯九月九日卒,享百一岁,墓中和唐岳华山亭。

配毛氏,一云桂氏。一说云:公生于岐周周乐山下,东来居中和唐岳。一谱云,公东来时,辛镜、郭镜、元镜、虞镜、张镜、李镜七学士与之俱来,号八镜云。一说云:公面黑,身白,额高,鼻长,耳后,骨高三寸,足大尽半。

注:奉使东来:奉皇帝之命,以奉命使臣的资格东来。中和:在平安道的地域。说明:以“镜”为讳的姓氏的先祖很多。也许在新罗末期和高丽初期,八学士经常以使臣的资格从中国东来我国,他们都以“镜”为名,这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有什么别的来历。下面是以“镜”为名的其他姓氏的始祖,供参考。但是和传说中的与宣懿公同时东来的其余七镜相比较,东来的时间好象没有什么联系。郭镜:玄丰,郭氏始祖,关西地方弘农人,高丽仁宗11年(公元年)归化,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平章事门下侍仲,封浦山(现玄丰)君。辛镜:灵山辛氏始祖,高丽仁宗时金紫光禄大夫、平章事门下侍仲。元镜:元州元氏始祖,唐太宗时被派遣东来。魏镜:中国唐朝关西弘农人。新罗善德女王向唐太宗请道艺之士时,唐派遣来的八学士之一,官至阿郎上书侍仲,封会州(长兴)君。链接:池氏文化:朝鲜半岛(朝鲜、韩国)忠州池氏源流[2]池文質:进士,名字出自北宋王禹偁《小畜集》纪孝篇。(-年)[3]池秀才:宋太宗淳化年间(-年),出自王禹偁《王黄州小畜集残》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青霄路在何难到,白雪才高岂易酬。几处读碑寻野迳,共谁沽酒上高楼。商於迁客曾如此,系滞空思十二旒。”

注:这位池秀才是池文質吗?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年秋(淳化二年),王禹偁因直言触怒宋太宗,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时所作。

[4]池泽民:长乐东湖人,北宋天圣五年进士,文昌县令(年)。

《福建通志》《长乐县志》

[5]池鄂:字须文,福建候官人,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年)《福建通志》。同榜进士状元彭汝砺赠诗《送池须文长官》"龙渊虎穴少穷探,老大生涯一剑镡。曲沼鸳鸯多白髮,雕笼鹦鹉久青衫。能知令尹三无愠,正似嵇康七不堪。见说明朝好天色,鹏程从此稳图南。"

[6]池九娘、池十二娘:瑞安周湖村"观音寺石塔"塔铭文上有"池十二娘""池九娘"记载。年代:宋神宗熙宁年,公元年。

瑞安周湖村观音石塔

南宋:

[1]池彦、池俛、池八娘:[温州开元寺钟铭]上有记载:"徐膺妻池八娘…以上各施五贯……池彦,池俛,……以上施一贯";年代:南宋建炎二年(8年)

[2]池昱:福州士人,南宋(年前后),名字出自洪迈《夷坚志》。

池昱撰录十六件奇事,收录于《夷坚志》,转录其一:"鹳坑虎罗源鹳坑村有一岭不甚高,上有平巔,居民称为簥上。田家一妇尝归宁父母,过其处见一虎蹲踞草中,惧不得免立而呼之曰:斑哥我今省视爷娘,与尔无冤,汝且速去。虎弭耳竦听,遽曳尾趋险而行。妇得脱,世谓虎为灵物,不妄伤人,然此妇见鷙兽不怖悸,乃能谕之以理,亦难能也!"

[3]池虞卿:字舜臣,南宋绍兴庚辰武进士(年),官校尉。泰顺池村人(泰顺司前)《分疆录》

[4]池叡:泰顺池村人,南宋·上舍释褐(太学生)出身奉议郎,池村有奉议郎池叡墓。《分疆录》

注:池村(司前)是泰顺境内最早开发的地方之一。

从唐朝末年至明朝前期,池村属瑞安县(州)义翔乡六十都辖地。

唐未,司前一带已形成村落。

唐朝咸通二年()年,高塔西峰寺建成;

北宋开宝元年(),龟峰山脚下建起崇寿寺。

寺院的建立,标志着司前一带的开发已达到一定程度。

宋元时期,司前居民的主体是池姓。因为池姓在此族居,所以村名“池村”。

这时期,池村所处的这一带,包括百丈口东岸、西岸水港以上区域,总地名叫“百丈”;池村北部深山区,则习惯称作“百丈林”。

明朝前期,闽浙山区采银业兴起,大量处州(相当今丽水市)矿民越境采银,矿工聚众反抗事件不断发生。

为加强地方统治,明朝政府在池村设立巡检司,池村巡检司作为瑞安县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维护飞云江上游地区的治安,防范处州矿工滋事。

明朝景泰三年()划瑞安、平阳二县西部边远山区,设立泰顺县。

泰顺建县后,池村编入一都。池村巡检司划归泰顺县。

[5]池覆:字叔大,福建闽清人,南宋乾道二年进士(年),保昌尉。《福建通志》

池氏网注:据闽清池氏族谱记载,池福,乾通二年丙戌(公元年)萧国梁之榜进士。

[6]池申:字崧卿,侯官人,南宋淳熙八年进士(年),永春县尉。《永春县志》

[7]池铸:字成大,闽县人,南宋庆元五年进士(年)。《福建通志》

[8]池师惠:福建延平人,南宋年,占卜师。预知真德秀以词学策勋!《全宋文》真德秀[送池师惠序]。

[9]池圣夫:字景先,浙江平阳人,居池港。宋嘉定四年辛未(年)进士。历官正字、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端平间知建昌军(《建昌府志》称其为郡帅池圣夫),淳佑间除淮西、江东总领,提领建康府户部(《景定建康志》称其为池总制圣夫)。

附录池圣夫诗二首:

《证觉堂》:"重建招提境,天然入画形。水光涵碧镜,山色拥螺青。抱子猿归洞,巢云鹤下汀。陶然吟思渴,花落满空庭。"

《杜鹃林》:"花笑群峰景,鸟啼千壑春。满林声色好,何时亦愁人。"

[10]池从周:字子文,西街人,南宋宁宗嘉定七年特科进士(年)。受业朱熹之门,后屡以书请益,朱熹称其嗜学,而勉以充拓之功。

官剑州,以理学诲士,崇实黜华,所成就者皆正人君子。迁丹徒尹,典礼教,息争讼,民咸德之。告休归,行李萧然。燕居独处,衣冠肃整。虽祁寒暑雨,必危坐终日。若不可犯,及与人接,则和气满容,蔼然春风。闭门埽轨,数至空匮,所著有《论语发微》《大学发微》诸书。戴良齐铭其墓曰:"净土西山先生肃居,无千年骨有千年书,公名不没我铭不虚”。《黄岩县志》有子:池齐贤,出《竹轩记》。

[11]池昇:字东叟,闽县人(邹宦)南宋嘉定十年进士(年)。《福建通志》

池氏网注:据邹宦池氏族谱,“公幼学于永福县,系祖母林家,即考福州府籍”。因’昇‘字为偏僻字,新谱由竖排转横排简体字时误作“池日升”。

谱载:

二十岁登于甲第,官至光禄寺太卿,有二疏风时。

南宋景定三年七月十八日巳时升鲁国大将、都察院兼左司,加升太傅右丞相、鲁国公。

御封其里名“邹宦”,是以孔孟褒之焉。

曰“明经进士”,云“承节郎”,原是武级,此乃王班奉职也。

公官至鲁国大将、都察院升枢院衣金紫光禄寺正三品,升户部尚书,再升吏部天官,敕封鲁国公,先恭佥事都察院钦申权知正兼中书舍人。

宋景定四年正月,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行延平府发尤溪县官李浴投递,有各官恁数道。

[12]池洙:字元鲁,闽清人,南宋嘉定十三年进士(年),仕广东推官。《福建通志》

[13]池待聘:浙江平阳人,嘉定十六年(年)武榜进士,居坊郭,年知广西容州、宜州。宝佑四年年—年镇江通判,从义郎。

[14]池珍夫:浙江平阳人,嘉定十六年(年)武榜进士,居坊郭,兹利令。《浙江通志》

[15]池师鲁:(又作池师曾):南宋宝庆二年(年)王会龙之榜进士,字通伯,闽清白鹤汀人。淳佑间任沙县知县(年至年),宝佑三年三月—景定元年任常州府晋陵县知县(—)。

福州乌山霹雳岩下有他的题刻。"咸淳戊辰正月六日,闽之同官池师曾、廖时修、林拱辰、赵崇錥、吕大奎、舒文举、赵时锜、庄弥高、方景传、夙师靖、陈举龙、杨思谦、陈松、翁燧、真同祖、游义远序拜于道山亭。时阳岩洪公帅乡部以馈至。约而不至者,黄裳、赵若□、林应龙、郑文龙、谢举”楷书,径四寸镌霹雳岩下。内有赵崇錥、赵时锜二人是宋宗室,赵崇錥是宋太宗第九代子孙。《福建通志》《常州府志》

[16]池道晖:用晦晖和尚,福州怀安桐口人(闽侯荆溪镇桐口村);

约出生于南宋·宝庆-绍定年间(-年),15岁出家,受戒于侯官末山寺仁远大师。尝云游四方,入江西、遡浙江,觅禅林而问道。几历诸禅,历任维那(禅堂负责人)、书记(职掌书翰文疏)、前堂首座(居住持之次席,表率丛林)。南宋·景定元年(年)于福州西禅寺设坛宏法,买大藏经一藏,入寺又置田园,辅助弟子睃师,创建显庆禅寺。年老退处西庵参禅,84岁,无疾而逝,葬于西禅寺西塔,塔名"怡怡之塔"。翰林学士楚国公程钜夫铭基塔。链接:池氏文化:宋末元初·池道晖禅师之《福州西禅寺用晦晖和尚塔铭》

[17]池光廷:字正叔,长溪人(福安县郭人),南宋端平二年进士特奏名(年),高州教授。《福安县志》

[18]池伯益:字文举,闽清人,南宋嘉熙二年进士(年)。《福建通志》

[19]池元坚:南宋,太学生。《宋史》

注:宝祐三年(公元年),御史洪天锡上书弹击宦官卢允升、董宋臣。弹击失败,洪天锡被调离御史台。太学生池元坚上书,数二璫之罪,且曰:"天锡左迁,岂非罚其不当言宦官之过耶?李衢、朱应元之分察,岂非谕其不复言宦寺之意耶,王埜、程元凤同日超迁,胡大冒、丁大全之并迁台长,岂非赏其不敢言宦官之功耶?陛下喜郡臣之默默,愤天锡之哓哓,左迁以逐之,于天锡何损?缄默受赏者,独无愧乎?"

池元坚直言上书,后有人托名"李光"作诗二首,录其一《赠池元坚其一》"去国曾闻首扣阍,今聆议论汗浆翻。忠忱我愧西都向,行谊君贤太学蕃。壁水门开趋辇路,黄封囊奏乞神幡。英风义概几成俗,涵养都由圣主恩。"

[20]池梦鲤:字德华,南宋咸淳甲戌特科状元(年),赣州七里镇人。《赣州府志》

[21]池興:宋·福建连江县学"主学"(学正训导类职务)。《连江县志》

元:

[1]池秋蟾、池德澄:元朝毗陵人,隐士神医。出自《全元文》谢应芳[赠义士池德澄序]、《全元诗》金固[海玄歌毗陵学道之士池德澄索赋][2]池细:元至正十二年(年),红巾军首领"池细"攻福建政和、松溪、宁德,十三年(年)于浦城诈降,转任松溪主簿,与父及兄池惠谋举反元义旗,谋事不密,与部众七十余人遇害。浙江青田山后人,或福建政和人。《建宁府志》[3]池飞:元末,德清县县尉,女婿李昱。出自《国子助教李君墓志銘》[4]池彦文:元朝邠州人(陕西彬县人),在彬县大佛寺石窟有装像题字一一[本州池彦文装像题字]。《邠州石室録》[5]池凤鸣:元·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学正。《琼州府志》[6]池氏:元朝时人,封仙游县君,卒于瑞安,归葬莆田常泰里双牌山之原。夫:朱文霆,字原道。元兴化路莆田人。惠宗元统元年()进士,授瑞安州同知,改汀州路推官,调瓯宁尹,除福建宣慰司都事。累迁泉州路同知,进总管致仕。事见宋濂《嘉议大夫泉州路总管朱公墓志铭》

明:

池方平(御史);池裕(指挥佥事)

池裀(温州教授);池文博(禹州知州)

池义(茶陵千户);池子中(兴国知县)

池龙(户部主事);池子安(台州推官)

池浩(化州举人);池澄(吏部侍郎)

池浴德(太常少卿);池金(湘乡知县)

池钟庆(萧山训导);池谦(兵部郎中)

池贞(贵溪知县);池荣(漳浦县丞)

池泮(瓯宁教谕);池季待(廉州经历)

池鲸(乐清训导);池本理(仁寿教谕)

池澄(德庆判官);池玉(灵山县丞)

池佛养(宁化主簿);池世用(揭阳举人)

池子学(永明教谕);池嘉谟(崖州学正)

池演(茂名举人);池信(云州指挥)

池雄(龙门千户);池以诚(承事郎)

池起凤(海阳训导);池华(顺德县丞)

池鳞(内丘训导);池璞(岁贡知县)

池郁(龙江经历);池澄(归善教谕)

池源(南昌主簿);池显京(和州知州)

池显方(举人礼部);池士绅(南明监督)

按省排列

浙江

1.永嘉(温州)池氏

[1]池湛:唐玄宗天宝年间(—)永嘉郡太守(温州)。《浙江通志》[2]池九娘、池十二娘:瑞安周湖村"观音寺石塔"塔铭文上有"池十二娘""池九娘"记载。年代:宋神宗熙宁年,公元年。[3]池彦、池俛、池八娘:[温州开元寺钟铭]上有记载:"徐膺妻池八娘…以上各施五贯……池彦,池俛,……以上施一贯"年代:南宋建炎二年(8年)。[4]池虞卿:字舜臣,南宋绍兴庚辰武进士(年),官校尉。泰顺池村人(泰顺司前)《分疆录》[5]池叡:泰顺池村人,南宋·上舍释褐(太学生)出身奉议郎,池村有奉议郎池叡墓。《分疆录》[6]池圣夫:字景先,浙江平阳人,居池港。宋嘉定四年辛未(年)进士。历官正字、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端平间知建昌军(《建昌府志》称其为郡帅池圣夫),淳佑间除淮西、江东总领,提领建康府户部(《景定建康志》称其为池总制圣夫)。[7]池待聘:浙江平阳人,嘉定十六年(年)武榜进士,居坊郭,年知广西容州、宜州。宝佑四年年—年镇江通判,从义郎。[8]池珍夫:浙江平阳人,嘉定十六年(年)武榜进士,居坊郭,兹利令《浙江通志》[9]池泮:明·万历间温州府学贡士,永嘉人,瓯宁县教谕。《温州府志》

[10]池得龙:永嘉人,乾隆四十四年()任瑞安把总。《瑞安县志稿》

[11]池志徵:瑞安人,有“东南第一笔”之称。

链接:

池氏名人:民国瑞安池志澂——“东南第一笔”、治家严谨、精通中医、乡人称颂!

[12]池拙庵:又名池步瀛,字竹卿(或竹君)号广文,池源瀚父亲;

心兰书社创办人或发起人之一,年陈虬写的《拟广心兰书院藏书引》说:“吾友许拙学先生于同治壬申尝首创心兰书社,同人以为便。时池广文竹君、林香史、金韬甫两上舍、周茝杉、林菊君两茂才及虬兄弟实左右之。定议之初,人约二十家,家先出钱十五千,合三百千购置书籍……”。孙诒让作《池拙庵先生七十寿言》

[13]池源瀚:瑞安人,孝廉方正,民国十年任崇安县长。

链接:

1.人物

民国瑞安名人池源瀚

2.人物

浙江瑞安池源瀚公心系黎民

3.池氏文化

民国时期平潭县知事池源瀚《革除陋规碑记》

[14]池棪(-):字莜槎(又作小槎),祖籍瑞安前池;

医院医师兼学堂报分校、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温州中学前身)、永嘉艺文、温州利济中等医学校等各校教务。

他在纱帽河创办了“永嘉池氏医学专修社”,时间长达十余年,培养医学生近百人,如名医陆幹夫、李明钦都出其门下,为温州培育出许多医家,功不可没。著作有《警世危言》《养晦斋诗文钞》等。

[15]池滮(∽5):浙江瑞安前池人,字啸北,生于光绪丙午年(),卒于民国五十四年(5),享年六十岁。

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历任山东省高密县法院审判官,青岛地方法院高密分庭推事,福建省保安处军法官,省政府编审员。民国27年(),任清流县县长,任职两年,办事有胆识,《清流县志》称其为“良吏”。

池滮之子池如淮。

链接:

1.池氏名人:疯子般的音乐人——池如淮

2.池氏名人:池如淮——格莱美奖唯一的华人评委

[16]池传楹(—):温州平阳山门人,新加坡温州会馆会长,新加坡著名侨领。

链接:

浙江平阳水头望族“全升内”——池传楹夫人周玉凤家族介绍[17]池志俊:黄埔第19期(),字:文渊,年龄:22,籍贯:浙江永嘉,通信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著名神经药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离休干部池志强,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月7日1时43医院逝世,享年95岁。

详见:

1.池氏名人:药理学专家池志强院士2.沉痛哀悼:著名神经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池志强逝世,享年95岁3.中国工程院李晓红院长致电池志强亲属,转达了习近平同志对池志强同志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家属的亲切慰问!4.巨星陨落!著名神经药理学家池志强院士一路走好!池志强院士年表,记录国之栋梁光辉一生!5.让美国科学家道歉的老党员池志强6.人民日报:请记得怀念他们,年已痛失13名院士(包括池志强院士)

3.金华市永康池氏

[1]池直(-):字君举。世居金陵之池州铜陵县白马畈,宋绍兴二年(公元年),由明经任邑市丞(任永康募长史),善政得民;去任时父老攀辕,留居永康上市。

[2]池释之(-),字仁卿,号荆洲:李昱《草阁诗集》[挽池仁卿]"皓首厖眉九十春,"

[3]池裀(-):字文仲,号筠泉,洪武六年(年)举明经,任温州教授。

[4]池畊(-),字莘仲:永康荆洲人。胡翰为其室"敬身斋"撰铭文[敬身斋铭]见《胡仲子集》。李昱赠诗[戏柬池莘仲]。

[5]池俊:明朝援例

[6]池氏:应廷育妻,封安人

[7]池渟:巡检

[8]池灒:巡检

[9]①池彩文:焕清祖父,貤赠武略佐骑尉。配应氏(焕清祖母),貤赠安人。

②池正荣:永康人,焕清父,敕赠武略佐骑尉。配陈氏、魏氏(焕清母)敕赠太安人。

③池焕清:永康人,字景珠,嘉庆六年武举,任江南宿州卫千总。配胡氏,勅封安人。

[10]池凤林:永康人,字廷续嘉庆二十一年武举

[11]池凤洲:永康人,字廷翱,道光十四年武举

[12]池遇春:永康人,道光二十四年武举

[13]池同春:永康人,淮安卫千总

[14]池中馨:永康人,字惟德,廪贡

[15]池天德妻吕氏,立有节孝坊,游仙乡

[16]池天叙妻吴氏,立有节孝坊,游仙乡

[17]池振善妻俞氏,立有节孝坊,武平乡

[18]池元文:义民,同治五年奉旨旌卹

[19]池志标:义民,武平乡人,同治十年奉旨旌卹。

[20]池永贤:介宾,年九十一。

[21]池钟雅妻朱氏:三十岁守节,光绪辛卯请旌

[22]池钟鲁妻叶氏:廿一岁守志,光绪辛卯请旌

[23]池钟恕妻朱氏:三十岁守节,光绪辛卯请旌

[24]池鸣钟妻胡氏:三十岁守节,光绪辛卯请旌

[25]庠生池凤韶妻胡氏:二十九岁守节,光绪辛卯请旌。

[26]池潮妻褚氏:年二十五夫亡,守节终身

[27]池?妻陈氏:年二十五夫亡,守节,尝捐金百余两,建石桥。

[28]池友泰妻叶氏:年十八夫亡,遗孤仅四月,居贫守志,苦节最著,,杭嘉湖道叶士宽旌其门

[29]池天圣妻黄氏:年二十七夫亡,赤贫守志,抚孤成人,终始不二,教谕王以"志坚金石"表之

[30]池洭妻虞氏:年二十夫亡,守节终身,知县龚,表其门。

[31]池浩妻陈氏:年二十六夫亡,守节终身。

[32]池氏:吴彩祖妻,年二十九夫亡,自誓终养舅姑,抚成儿女,操守历数十年不渝,乾隆乙卯建坊。

[33]池氏:李经诂妻,年二十二夫亡,守节孝事舅姑,抚遗孤严慈竝至。乾隆壬戌旌表建坊

[34]池氏:李天锡妻,年二十四夫亡,矢志靡他,继伯子为嗣,有司详请旌表建坊

[35]池氏:李云刚妻,年二十余寡,誓死不二,抚遗孤教养兼施,乾隆己巳旌表建坊

摘自《永康县志》

安徽

[1]池昭:怀远人,清·贡生《怀远县志》

池州青阳

[1]池宏:池州青阳县四都人,明.天顺七年贡《青阳县志》

[2]池才妻骆氏:年二十夫外贸殁,生遗腹子,守节七十二岁卒。《青阳县志》

[3]池南溟:字次咸,母骆氏早寡,遗腹诞生,稍长知孝,痛母完节,竭立请旌,伤父沉舟,刺血招魂以葬。《青阳县志》

[4]池心力妻□氏:未婚贼逼污,不从被杀。《青阳县志》

[5]池徽州妻王氏:旌《青阳县志》

当涂县

[1]池洪:明.成化十四年贡生,授弋阳县主簿。《当涂县志》;弘治间,任江西永丰县主簿《永丰县志》

[2]池怀祖:清.乾隆间监贡,字聿修《当涂县志》

江西

[1]池梦鲤:字德华,南宋咸淳甲戌特科状元(年),赣州七里镇人。《赣州府志》

链接:1.池氏名人:池梦鲤状元公2.池梦鲤与池氏宗祠3.状元池梦鲤

[2]池玉:字成器,赣州监生,明·成化(年—),广东廉州府灵山县丞《赣州府志》《灵山县志》

[3]池本理:名池纪,字本理,赣州章贡东镇人,明·正德年间四川仁寿县教谕,通阴阳五行之术,於遁甲禽星精心解析俱有条理。撰著演禽之法以占诸事吉凶。著作《禽星易见》《禽遁补全》(虔州东镇西平郡池本理编)《遁甲句解烟波钓叟歌》(听军门取用阴阳官章贡后学池纪解编)《新編日用涓吉奇門五總龜四卷》,事见《仁寿县志》

[4]池澄:字本明,明·赣县贡生,广东德庆州判官

[5]池镇:清·广东韶州仓大使

[6]池辅臣:清·卫千总

[7]池名遂:道光六年,贡士

[8]池鹿鸣:杂选,州同

[9]池化鹏:邑庠生,以功保尽先教谕加五品衔

[10]池文焕:会昌岁贡,雍正八年

[11]池成选:会昌岁贡,嘉庆六年

广东

1.广州府

[1]池天琛:字崇耀。番禺人。

[2]池上凤:番禺人,崇祯十五年举人,连平县学正,清朝时任知县。

[3]池起蛟:顺治十五年,广州府学生员。

2.潮州府

[1]池佛养:梅岗池家渡人,明永乐宁化县主簿

[2]池世用:佛养孙,梅岗人,正德十四年举人

[3]池思著:揭阳岁贡,万历二十九年

[4]池潘漢:程乡人,万历三十二年岁贡。《潮州府志》

[5]池子学:梅岗池家渡裔孙,万历三十五年举人(潮州府志记:普宁岁贡),福州训导,湖南永明县教谕。《湖南通志》《揭阳县志》《潮州府志》

[6]池嘉谟:大埔人,万历四十三年岁贡,连城训导,崖州学正《潮州府志》

[7]池懋節:揭阳人,明崇祯十七年贡生

[8]池安国:大埔人,清·顺治十一年举人

[9]池延宗:大埔岁贡,康熙二十三年贡,康熙四十四年任从化训导。《从化县志》

[10]池潄弓:大埔人,康熙三十五年举人,(本姓杨)官常宁县知县《潮州府志》

[11]池潄剑:大埔岁贡,康熙五十六年贡,电白训导。

[12]池醇育:大埔岁贡,雍正二年贡,清远训导。

[13]池作霖:大埔岁贡,雍正八年

[14]池锡元:大埔岁贡,乾隆七年

[15]池光爱(-):揭阳人,清同治五年(),方耀任陆路提督时任命池光爱为潮州总兵府主簿。光绪元年()提任广东水师衙门布政使司,时在粤东沿海一带大力发动农民围海造田,发展盐、渔业。在发展海外贸易中,为水师衙门制订了严谨的管理机制。光绪十一年()受命创办“汕头水师港务局”,并创立汕头“怡和太古公司”。

链接:1.广东揭阳池厝渡池城先生《先祖轶事》小辑之二:曾祖父池光爱与“总爷食无龙蛋”潮汕典故2.广东揭阳池厝渡池城先生《先祖轶事》小辑之三:曾祖父池光爱“审家案巧得好姻亲”[16]池中宽(-0),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陆军大学第八期毕业。

任直鲁联军刘志陆部少校秘书、中校参谋。年任广东省政府秘书处秘书,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主任秘书。年,广东第四区专员丘誉调职,池中宽接任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年移居香港。

国民党元老邹海滨六十大寿,同僚祝寿,后有池中宽署名同贺

3.高州府

[1]池浩:化州人,永乐六年举人,教谕《高州府志》

[2]池玘:化州岁贡,正统朝,吏目《高州府志》

[3]池演(又作池潢):茂名人,景泰元年举人。

4.和平县

池仲容:号大髡,一作大髯、大鬓,其父池文龙,母洪氏,弟池仲安、池仲宁。

池仲容出生在和平县浰头曲潭村,少时常随父进山射猎,练就一身好本领,力缚猛虎、捷如猿猴,长大后,爱憎分明、敢作敢为。明正德年间,和平县境内连续几年旱灾,民不聊生,而官府不顾百姓死活,依旧横征暴敛。池仲容挺身而出,于正德十一年()在浰头(和平浰源)举旗起义,万民皆随,盟闽赣之士,立三十八寨,攻龙川、翁源、始兴、会昌,擒河源主簿、龙南县令,掳南安府经历,戳信丰千户,意气风发,浩浩然几多壮气。链接:历史悲歌:农民池仲容“揭竿起义”始末

广西

[1]池秉通:陆川人,嘉靖朝,附生,万历元年癸酉,恩贡生,任四川潼川府同知。《陆川县志》

[2]池秉道:嘉靖朝,附生,万历十一年癸未,恩贡。《陆川县志》

[3]池世钦妻陈氏:年二十七,夫故,痛绝復甦,忍泪抚孤"芹芳""芹昌"教训成立,孝翁姑和妯娌,道光十八年奉旨旌表建坊。《陆川县志》

[4]池元效:道光朝,岁贡。《陆川县志》

[5]池醇珍:同治三年甲子並补行辛酉正科武举《陆川县志》

[6]池碧:北流卞三里人,嘉庆五年十四年,恩给顶戴及恩赐肉帛耆民。《北流县志》

[7]池泮池:同治元年壬戌恩科并补行戊午正科乡试,赐副榜。《北流县志》

[8]池中灵:武生,暑陆川汛外委《北流县志》

[9]池中珠:北流扶来人,附生。《北流县志》

河南

[1]池文博:明·洪武十七年任禹州知州()《河南通志》

[2]池瑶:武陟人,康熙已夘科举人,《河南通志》

鹤壁浚县

[1]池有荷:致仕驿丞,嘉靖四十四年协助浚县知县魏澧重修浚县城隍庙(任"管工官")。事见《濬县志河南》卷六建置城隍庙记。

[2]池氏李垂云妻:大名府志有载。归云七载,云殁,氏年二十四,事翁姑以孝闻,一岁孤抚养成立,本农家,教子读书,躬织絍以供束脯,闾里贤之入祠。《濬县志河南》

[3]池子玉女池氏:西喬庄人,乾隆二十七年夫亡,氏年二十七,孝事翁姑,操持勤俭,无子守节三十八年。《濬县志河南》

河北

[1]池信、池宽,池宽妻陈氏

明英宗正统己巳()开平卫千户(今河北赤城县)土木之变,池宽时任云州指挥,率部驰援马营遇伏战死,儿池宽战死,池宽妻陈氏及家人九口,义不受辱,从容自缢。《英宗实录》"池宽妻陈氏,宣化府赤城人。少有容色、尤精女红,年十六归宽。正统已巳(年)也先兵入,宽随父池信率所操练兵往援马营,遗陈居室。敌攻云州,城陷!陈氏义不受辱,先将夫女弟及子女共九人缢死!乃从容自缢!景泰初()事闻,诏旌表立祠祀之"。

[2]池雄:张家口开平卫龙门所千户,正德己巳(年)达贼犯宣府龙门所,守备监丞陈举、指挥刘忠、池雄皆为所杀。守臣以闻兵部,议覆诏责镇巡官勉立后功并核举等死状厚加恤典。

[3]池達:字兼善,怀安卫人附左卫学,明弘治十八年贡。《怀安县志》

[4]池龙:涿州人(又称涿鹿卫)正德九年()进士,山东武定府阳信县知县陛户部主事。《畿辅通志》《武定通志》

[5]池沛:明代,隆平县人,任保安卫训导,陞镇安知县,慈仁恭谨、质实不欺。归里,士益重之。《隆平县志》

[6]池友筠:清·隆平县人,恩赐八品顶带。《隆平县志》

[7]池凤仪:明.新河县生员,崇祯十一年守城殉难。《新河县志》

[8]池得科:清.贡生,临漳主簿《新河县志》,另《临漳县志》载:明.隆庆年间任临漳主簿。

[9]池得第:清.贡生。《新河县志》

[10]池峰城(—),著名抗日名将。

详见:1.池氏名人:抗日名将池峰城2.池皓:忆父亲池峰城在台儿庄大战前后3.历史:祭战斗在台儿庄的池氏(池峰城)三兄弟4.历史:“中国战史一神人”——池峰城5.历史:七·七事变池峰城在北京房山良乡斩杀日寇6.孙坚:我们必须在这里一战!——访台儿庄关帝庙池峰城指挥部遗址7.历史:池峰城笼罩在毒气之下8.历史

池峰城:热血丹心9.口述历史:抗日爱国名将池峰城将军的革命地下工作10.池昊天:我的曾祖父----池峰城11.历史:一枚假银元救了池峰城一株罗汉松救了抗战马12.历史:池峰城将军与著名战地作家臧克家先生的交往13.历史:抗日名将池峰城将军之台儿庄战役若干细节片段14.历史:泰州人眼中的池峰城将军15.王金瑞:池峰城将军与台儿庄大捷

[11]池宽:涿鹿镇人,年出生,.8月参加革命,参加抗美援朝,.2月牺生于朝鲜,时任65军某班班长。

北京

[1]池凤藻:光绪二年举人,顺天府香河县民籍,35岁中举《顺天乡试同年齿録》

[2]池宝贤:京兆宛平人,前清举人《缙绅录》

江苏

常州府

[1]池秋蟾、池德澄(祖与孙):元末明初毗陵人,隐士神医。《全元文》谢应芳[赠义士池德澄序]、《全元诗》金固[海玄歌毗陵学道之士池德澄索赋]

[2]池澄:《江阴县志》澄,字永清。洪武二十四年贡,累官吏部侍郎,左迁主事,再谪主簿卒

[3]池敬(以诚):武进人,承事郎,明·成化间,女婿探花陆简《陆简行状》

链接:池氏文化:常州赣州“梦鲤”辨

上海

[1]池天荣:明末清初,上海人?褚士宝"四平枪"传人,(褚士宝:明末清初上海人。武术家。膂力过人,好技击,游学四方。与毕昆阳、武君卿为友,遂精枪法,名曰“四平枪”,旋转如风,人莫能近。所传弟子有王圣蕃、池天荣。天荣又传浙江提督乔照。传有枪谱二种及治伤药酒方。)

[2]池树仪:安徽松江府青浦人(现上海),乾隆三年(年)举人,乾隆十年任芜湖县教谕《安徽通志》

湖南

[1]池中和:同治(—1)总兵,以湖南官军攻克贵州偏刀水,赏"巴图鲁"《同治朝实录》

茶陵

[1]池义:凤阳五河人,明·洪武间,起军功由百户升千户调湖南茶陵卫右所

[2]池瓒:以功升指挥佥事。

[3]池鸿:(池义裔孙)袭千户职,正德十四年()以"郴桂功"自茶陵卫右所正千户升指挥佥事。

[4]池大賓(池鸿子):嘉靖二十年袭指挥佥事职()。

[5]池明(池大賓子):嘉靖二十六年袭指挥佥事职()。

[6]池宗武(池明子):万历十一年袭指挥佥事职(2)

摘自《湖南通志》《长沙府志》

石门县

[1]池澄:字一泓,清.贡生,志洁行芳,颦笑不苟。轻财重义、于友更甚,为文亦清高拔俗,屡试优等,因病由增生纳贡、就医省垣,名流时彦多器重之。《石门县志》

[2]池映柏妻杨氏:贡生池澄之媳,年十七适庠生池映柏,甫三载而夫亡、公殁、姑存,事之恐有稍拂,冰霜自勵五十载。终日关房中,虽至戚罕见其面,抚立幼嗣"池光照"尽心教育。叔有拮据,代为绸缪,亲戚贫乏多有周给。凡田铺租钱俱薄其收,岁歉宁多让,以自亏,每训子自处俭约、毋刻苦他人致失祖父忠厚之道,其子亦能谨守母教。《石门县志》

平江县

池化龙,湖南平江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第二总队交通科毕业生,政治大学企管系毕业授勋少将衔。

湖北

[1]池青春:明·例选,驿丞

[2]池国鼎:湖北孝感人,顺治间贡生,生于明末(年前后)。年八岁,值明末寇乱,其父外出。祖母王氏,年八十不能行,家人各奔散,国鼎独依祖母不去。贼至,以身障祖母,贼以刃伤首不为动,贼义而释之。至清朝,以贡生仕至蒲城知县,母丧哀毁卒。

[3]池琛:孝感人,饶州府安仁县丞,康熙—乾隆年间任。《饶州府志》

[4]池瑶:汉阳贡生,康熙年间

[5]池璠:汉阳贡生,康熙年间

[6]池上凤:汉阳人,乾隆元年(),瑞安双穗场大使《瑞安县志稿》。

注:据《瑞安池氏人物录》记载:池上凤为瑞安池氏琰生公、永茂公作行状各一篇,落款"特授两浙双穗场宗弟汉阳上凤拜撰。"

[7]池環妻王氏:节妇请旌,乾隆八年。

[8]池鼇:以子学賅,敕封修职郎、咸宁县训导。

[9]池学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举人(年)广,咸宁县教谕。

[10]池洪:湖北汉阳人,乾隆六十年乙卯举人,授国子监典簿。

[11]池梦草:嘉庆元年,义勇

[12]池廷员:嘉庆元年,义勇

[13]池光超妻戴氏,池远亭妻戴氏,池孔彰妻龙氏,节妇。

[14]池洪南女池氏:孝感人,道光间,儒士洪南女,归王宗熙生子锡畴,甫四岁,夫故,氏痛不欲生。祖姑与姑谕止之,姑节哀事亲抚孤,是年,祖姑与夫兄析箸,氏曰:吾子稚,食指不繁,但得数亩抚孤足矣。姑病,妇奉汤药侍牀蓐衣不解,默请以身代。子稍长,就外传夜篝灯课读,书声纺声轧轧相应。子聘室纯幣皆从十指出,寿六十六卒。

[15]池登志女曾姑:烈女,年十九,咸丰六年秋,避粤匪难,至刘家土库,贼至,逼女不从,投水!祖母往救,亦死于水中。

[16]池全有女德姑:烈女,年十八,于同治二年秋,捻逆暴至,避不及,惧贼至恐被污,投水死。

[17]池可友妻王氏:烈妇,年三十,同治五年冬,贼突至,逼死于河,

[18]池行仁妻鲁氏:节妇,同治朝

[19]池宗发:同治(—1)儘先千总蓝翎守备,阵亡,光绪三年奉部议给云骑尉世职,子池立保袭。《孝感县志》

另:池宗发同治中以甘肃克复肃州(酒泉市)赏"巴图鲁”称号《同治实录》

[20]池道富妻杨氏,池道清妻傅氏,池曾奇妻陶氏,池元林妻曾氏。节妇。(光绪朝)

[21]池彦:湖北应山县贡生

[22]池泽汇:字师周,安陆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一说清华大学)法学系,从政,做过抚宁县的官员,曾任职兰州国民党司法部,亦治学(学者)。卒于民国戊子二月初一未时(年),葬武昌二龙山。夫人赵氏,育有一男四女,男孩池际咸(唐山交通大学);长女池际怡(文学士);次女池际英(文学士);三女池际尚(著名地质学家);四女池际安(又名熊仲光,治哲学)。著作《北平市工商业概况》

[23]池际尚:年6月25日生于湖北安陆。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年和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仑茂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年1月1日逝世。

详见:1.池氏名人:温总理恩师池际尚先生2.池氏名人:著名岩石学家、地质学家、中国岩石学学科主要奠基人——池际尚先生3.人民网

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池际尚:谁都不能将她遗忘4.温家宝退休三年后在中科院大学的演讲:我的大学(含对恩师池际尚的回忆片段)

贵州

[1]①池玉贵筑人,清·雍正十年壬子科举人,试用知县《贵州通志》乾隆二年在任会泽县知县,捐置"可柯义学"《东川府志》

②池其荣,池玉子,乾隆二十一年举人。

[2]池莲培:遵义人清·嘉庆二十年(年)武举人《遵义府志》。十一月二十日千总池莲培击贼桐梓李重败没,摘自《平黔纪略》。追予故云贵总督繞典,知县陶履诚,蹇谔,游击保山,祥福,千总池莲培,於贵州遵义府地方分别建立专祠。摘自《道光实录》。四忠祠(新城四忠祠,中医院附近),在治东文昌宫后。祀咸丰间死杨逆之难者:开泰知县陶履诚,镇远游击保山,武骑都尉、武举池莲培,追赠道衔、举人蹇谔。咸丰十一年,奉旨特建。地方官春秋致祭,准以逆产若干为祭田。《续遵义府志》

[3]池有顺:副将,《平黔纪略》

[4]池友莲:副将,《平黔纪略》

[5]池如海:守备,《平黔纪略》

[6]池有莲:同治朝,克复贵州大定府城,赐"巴图鲁"后以"奉派出师,按兵不动"被撸,光绪初,管带贵州安南营,光绪十年署遵义协副将《同治朝实录》《遵义府志》

[7]池有芹:遵义岁贡,光绪十四年注册候选训导

四川

[1]池九垓:明·正德,路南州知县,举人,四川仁寿人《云南通志》

[2]池子恕:明·四川仁寿县贡生《仁寿县志》

[3]池腾龙:四川西昌人,行伍,乾隆三十二年任(年)泰安营守备,卒于官所,贫甚给二子马糧犹不能赡。后任守备张云程,己酉(年)驾所乘车马送柩归里,路费一切皆出廉俸。《禹州志》《泰安县志》

重庆

綦江永新

[1]池深(之海父):以孙池廷芳捐守御所千总,貤赠武德骑尉;以孙池朝芳捐布政司经历加三级,貤赠奉政大夫,妻陈氏,貤封宜人。

[2]池之海:字腾龙,号圣庵,清·乾隆年间人,武生,以子廷芳捐守御所千总,赠武德骑尉,又以子朝芳捐布政司经历加三级,赠奉政大夫,妻鄒氏,勅封宜人。永新池氏至之海公,家声益振,荣膺诰命,子孙登仕。之海公育五子(有李、有桂、有椿、有相、有模)

[3]池有李:之海长子,字廷芳,千总

[4]池有桂:之海次子附生,捐贡分发福建实授建宁县丞,侧室王氏(福建闽县王仕超女,文生池守愚庶祖母,20岁寡,无子,善养翁姑与嫡相安,数千里扶夫柩归葬,备极艰辛,咸丰元年52岁,旌表)

链接:池氏文化:重庆綦江永新池氏纪功坊

[5]池朝芳:布政司经历

[6]池文芳:监生,嘉庆戊辰,捐吏目任浙江嘉兴府司狱司

[7]池长源:妻杨氏受朝廷旌表(年23岁,夫亡无子,继池发源次子池守愚承祀。当翁仕闽时,氏独养姑最得欢心,年54岁,咸丰元年同姑王氏合请旌表)

[8]池正源:监生,妻盛氏(事翁姑存殁尽礼,夫病割股救之,道光四年正源身故,氏年29岁,抚三子成立,寿66岁,守节38年,同治十一年总督部堂请旌。

[9]池发源:嘉庆十八年举人,道光二十七年部选山东东平州州判,以病未就

[10]池增源:增生,继妻吴氏(年21岁于归,抚前室孤女如亲生,增源抱病,氏割股和药以进,昼夜侍奉,衣不解带,历数十日,增源身故,氏年25岁,遗腹生子龙卿,时值家道中落,苦志抚孤,以养以教,克俭克勤。孤子得以成立,祖业得以保守,孀居22年,年50岁,旌表)

[11]池翊凤:咸丰十一年府学岁贡

陕西

邠州池氏

[1]池磐:字永固,东隅里人,明景泰间·贡生,蠡县丞。

[2]池鳞:明弘治年间·贡生,字化龙。池磐之子,为太学生时告依亲归,修撰康公海赠以文轴,尝修邠州旧志,纪述颇多。丁内艰,绝去酒肉,出居外舍。正德年间任河北内邱县儒学训导,致仕,卒于家,入祀邠州乡贤祠。著作:撰修《内邱县志》、正德四年()撰成《邠州志》。

链接:

人物

明代邠州(陕西彬州)先贤、河北内丘县司训池鳞

[3]池清:明·处士,池鳞子,孝事寡母,严教诸子,嗜读祀父遗书。重义轻财,捐金建"尊经阁"、"圣庙",躬督其事。筑两涧石桥,乡人高其行,年九十余。注:"父书"指池鳞撰写的《邠州志》《内邱县志》。

[4]池鉴开:明天启间·贡生,字湛然,池鳞之孙,任平凉县训导,陞河州教授。捐俸银粟增修庙学,命子莲庠生手植松柏,详见文庙碑记。

[5]池翔凤:明·杂科

[6]池凤鸣妻景氏:凤鸣疾卒,景氏矢志不贰,以寿终,隆庆四年()旌表。

[7]池生蛟:清·孝子,州附生,事亲孝,母遘疾,割股和药以进,又侍疾勤苦、至于尝粪!康熙间,阖学举其行,上提学给匾旌其门。

[8]池鸿渐:清·岁贡,乾隆九年贡生,汉中府城固县训导。《城固县志》《邠州志》

[9]池芳:清·杂科,任石头巡检司。康熙壬寅任嘉兴府典史。

[10]池枝:清·孝子,举人,出入唯母命是听,母殁,数日水勺不入。乡里共称孝行,道光九年()旌表

[11]池步云:清·孝子,附生,事亲至孝,乡里赠有牌匾,提学表其门。

甘肃

[1]池爲泮:原陕西高台所人(现甘肃高台县),贡士,清·顺治—康熙年间,任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知县《青州府志》

山西

1.朔州怀仁池氏

[1]池连:以子俊秀贵,诰封怀远将军,陕西神木营参将。[2]池俊福(老大)[3]池俊立(老二)同胞五人,赋性友爱,家无斗筲之储,独以功名为重。于是长为雇工,次则居肆,克勤克俭,诸弟俱赖以成立。一门孝友,勋名骏发,科第蝉联。溯水源,思木本,皆由俊福、俊立二公培养生成之力,在怀邑中至今称望族焉。[4]池俊裕(老三),怀仁人,曾任何保营守备、千总。①其长子池渊,由行武官至大同镇标前营千总②三子池鹄,由军功都司衔尝戴兰翎,官至马邑城把总[5]池俊禄(老四),曾任守口堡把总,①子池凤,贡生;②其孙池生育,咸丰戊午科武举"亚元",任桦林营千总,前暑水泉营守备。[6]池俊秀(老五),嘉庆辛酉科()武举曾任延绥游击,官至陕西神木营参将。①其子池润,由武举官至应州城守备。诰封武略将军,以子发育贵,晋封昭勇将军。②其孙池发育,由武举任东阳关守备。《怀仁县志》《池俊裕墓碑》

2.忻州宁武

[1]池朋進:忻州宁武人,康熙二十二年任永州镇游击,康熙三十五年任甘肃固原城守营参将

3.阳泉平定

[1]池庄(~),字子临,教育家,平定县西上庄村人。

详见:

1.池晓兰:肝胆相照嘉风长存——父亲池庄爱国、革命的一生2.池瑞林:追忆我的曾祖父——池庄(莊)[2]池必卿:山西平定上庄村人。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年任贵州省委第2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年1月兼省政协主席。10月任省委代理第1书记。年6月任省委第1书记,省军区第1政委。中共8大代表,11、12届中央委员,13届中顾委委员。

详见:

1.池氏名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记池必卿同志光辉的一生2.刘学洙:人到无求品自高——记老书记池必卿……

云南

1.楚雄池氏

[1]池湘:生春曾祖[2]池映斗:生春祖父,乾隆戊申副榜贡生[3]池瑶:生春父,郡痒生,诰封奉直大夫。配谢氏,封太宜人[4]池生春(—):39岁,道光三年(年)进士,楚雄人(其先山东登州人,今为云南楚雄县人),字龠庭,别字剑之。广西学政、国子监司业。著有《入秦日记》、《直庐记》、《池司业遗稿》。配陈氏,封宜人,无子,以仲弟之子联桂为后。

链接:

池氏名人:清朝道光进士·翰林院编修池生春

[5]池融春:道光庚子科(举人),官陕西知县

2.红河州弥勒市

[1]池清:云南弥勒人,康熙三十二年举人《云南通志》

福建

1.福州闽清池氏

[1]池清:唐大和元年(年)居住于福建闽清寿宁乡仁寿里(现闽清池园镇),建宝山院。

南宋《淳熙三山志》载:宝山院一一仁寿里,唐大和元年,里人“池清"有地曰"池坑”,延僧德光为庵,以池坑名之,其后陈立增创为幽林院,咸通间始赐"宝山观音"为额。

[2]池锡:唐·僖宗乾符中(—)福建闽清人,唐乾符中,有池锡家畜一鹤,旦辄飞翔山间,因号,其山曰朱顶山。林曰白鹤林,至今子孙家焉。《闽清县志》

[3]池覆:字叔大,闽清人,南宋乾道二年进士(年),保昌尉。《福建通志》

[4]池洙:字元鲁,闽清人,南宋嘉定十三年进士(年),仕广东推官。《福建通志》

[5]池师鲁(又作池师曾):南宋宝庆二年进士(年),字通伯,闽清人,淳佑间任沙县知县(年至年),宝佑三年三月—景定元年任常州府晋陵县知县(—)。《福建通志》《常州府志》

[6]池伯益:字文举,闽清人,南宋嘉熙二年进士(年)。《福建通志》

[7]池尚义:生才数月,父母俱故。时家有义男希灏欺其幼弱,冒主姓,强横尽霸其产。叔母张氏,遭家难,伶仃孤苦,抚育尚义,百计保护,俟其成立。及尚义年十六,乃令赴闕讼冤。诏下有司核实,置希灏于法、卒。恢复前业,蓋皆张氏之力。

[8]池师法:邑鹤汀人,素精法术,成化八年五月初四日在凤阪祷雨,雨骤至,平地水高三十丈。

[9]池一龙:贡生,隆庆间,训导

[10]池有章:明·隆庆间闽清贡生《闽清县志》

[11]池起凤:明·万历间,闽清贡生,海阳县训导《海阳县志》

聚奎塔

池起凤:明朝万历年间,福建闽清贡生,曾任职潮州府海阳县训导、万历三十三年(年)任琼州府会同县教谕《会同县志》(琼东县志)。池起凤在会同县勤政爱民,为会同县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年池起凤和知县卢章两个人捐出自己的俸薪七十两银,给会同县学校购置学田七坵数亩。此为会同县学校学田购置的开始,其收益用来解决贫困学生的吃饭问题、学校的教学费用和考生上城应试的开支。后代数任知县又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学田,学田分布于县城、长坡和烟塘等地,并且以他俩的姓和后来把县学创办成应台书院的万历三十七年会同知县浙江天台人叶中声的姓,合而作为姓名开立了一个叫做“叶卢池”的田户作为学校的财产,并且一直向政府纳税。尽管后来改朝换代,但“叶卢池”的学田户名一直使用至一百多年后的清朝乾隆时还在册,以此作为向政府纳税亩户。会同县的教育有幸,会同县的学子有幸。万历三十三年(年)教授池起凤与知县卢章建的七层风水塔一一聚奎塔,距今年屹立不倒!!

[12]池起龙:明·万历间,闽清贡生

[13]池六玉:邑人,事母朱氏至孝,母上唇微缺。玉六岁时,见饭碗有缺,指曰:此碗何用。朱氏怒卧不起,玉自塾归,问其父,父告之故。玉即跪牀下,俟母回嗔乃起。母尝病,玉刲股以进。母获愈后,又病笃,玉祷天割胸取肝食之母,病复愈。顺治九年,旌奖并给顶戴荣身。

[14]池日懋:闽清人,顺治—康熙间贡生

顺治十七年,邑令姜良性造城旧记记载僉谋有功人员名单:贡生:池日懋,生员:池殿邦、池一螭、池兴邦等,保正:池生虬。

[15]池清元:嘉庆间贡生

[16]池步云:保定军官毕业

[17]池扬波、池得恩、池宗活:上莲乡后佳街中村东北面坑坪穴,建于清嘉庆十五年()咸丰十年(),旗杆碣刻“授岁进士池扬波立”、“授岁进士池得恩立”及“咸丰拾年,孟夏吉旦立”、“旨,嘉庆十五年,庚午科”、“恩,授岁进士池宗活立”等字。

[18]池步洲(—),福建闽清人。早年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就读机电专业。毕业后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武官署工作。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当月下旬,毅然携日籍妻子,带三女儿回国参加抗战。在国民政府军委会从事破译日本密电工作。破译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一九四三年再破译日密,掌握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行踪。此次美军吸取教训,相信并做好充分准备,于四月十八日在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上空击落山本座机,把这位当时在日本军民中威望仅次于天皇的山本五十六送进了地狱,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由此旋晋升为少将军衔。

链接:

1.池氏名人:侦破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的幕后英雄池步洲

2.池氏名人:“抗日英雄”池步洲,一片丹心破日密(1)

3.池氏名人:“抗日英雄”池步洲,一片丹心破日密(2)

……

2.侯官、闽县池氏

[1]池鄂:字须文,福建候官人,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年)《福建通志》[2]池申:字崧卿,侯官人,南宋淳熙八年进士(年),永春县尉。《永春县志》[3]池铸:字成大,闽县人,南宋庆元五年进士(年)。《福建通志》[4]池昇:字东叟,闽县人(邹宦)南宋嘉定十年进士(年)。《福建通志》[5]池华:侯官人,成化二年任广州府顺德县县丞《广州府志》[6]池祥麟:字瑞葉,万历二十八年举人,万历年间任临海县教谕,天启年间任永康县知县。[7]池有昆:侯官,字则明,雍正七年举人9[8]池有鲲:闽县,雍正十年举人[9]池剑波:清·道光二十年乡试解元,道光二十五年(年)进士,字大鲸,别字秋如,闽县人。代理江西贵溪知县,翌年参与主持乡试,选拔人才众多。后改任教职,补兴化府教授,调台湾。任满回乡,囊无余钱。同治三年任漳州府府学教授,同年九月十四日死于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福州人名志》《福建通志》《漳州府志》。[10]池翱:闽县人,附贡,同治十一年任邵武训导《邵武府志》[11]池伯炜:进士,翰林,光绪二十四年任海阳知县[12]池仲佑:举人

链接:

1.池氏名人:池仲祐——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历史记录者

2.《国家航海》杂志

《西行日记》作者池仲祐家世生平考

[13]池贞铨(—),中国第一代矿业专家,中国矿业奠基人。字玉畬,福建闽县人,世居仓山城门下董村,船政前学堂制造专业第一届毕业生。为我国独立自主地的发展矿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链接:1.池氏名人:池贞铨——尘封百年的中国矿业奠基人2.池氏名人:民族科技英雄——池贞铨

3.福州市长乐

[1]池泽民:湖东人,北宋天圣五年进士,文昌县令()

链接:池氏文化:南宋末年进士池泽民与福州长乐湖南镇仙宅村

[2]池袭父:长乐人,南宋末期友人陈人杰,张蕴赠诗两首

[3]池鲸:东隅人,字景大,明·永乐三年举人(),淳安训导,乐清训导。

[4]池汝霖:新池人,字孝雨,康熙四十三年(年),乡饮正宾。

[5]池南溟:新池人,字昆忠、又字翼轩,康熙辛卯岁贡(年),仙游训导。为文遵前辈矩矱,游其门者多所成就。任仙游训导重建西斋,以端士习,正文体为务,士林推重之。有家藏试草《仙溪署草集》。

[6]池士美:新池人,字文忠,乾隆丁卯岁贡(年),乾隆二十八年尤溪训导。《尤溪县志》《长乐县志》

[7]池腾蛟:新池人,字鸿可,又字鹿村,南溟孙,乾隆十七年举人(年)。

池氏网注:目前发现福建多部族谱,都有池腾蛟作谱序

摘自《长乐县志》《福建通志》

4.延平府

[1]池师惠:福建延平人,南宋年,占卜师。预知真德秀以词学策勋!《全宋文》真德秀[送池师惠序]

[2]池子中:沙县人,明·洪武十八年贡,监生,洪武二十九年任兴国知县《沙县志》《赣州府志》

[3]池子安:明·南平县学贡,台州推官

[4]池真(又作池贞):南平人,明·正统三年由监生任天台县县令《台州府志》。江西广信府贵溪知县,入祀名宦祠。知贵溪县事,才识兼茂,尤勤抚字修废,墜清讼狱,平衡石。不一年政化大行,旋以忧(丧事)去《广信府志》

[5]池鳞:明·延平府岁贡。府志,省志有载,县志无。

[6]池翰申:明·顺昌贡,许州训导

[7]池如山:清·顺昌人,州同

[8]池占鳌:游击。《南平县志》

[9]池瑛:大田恩贡,吉水主簿

[10]池夢筆:大田,清·生员加国子监

5.建宁府政和

[1]池璞:明·永乐间岁贡,知县

[2]池广:明·宣德间(—),政和县贡生《福建通志》

[3]池郁:明·宣德间贡生,龙江卫经历

[4]池华:明·成化间贡生,成化十九年浙江衢州府西安县训导《衢州府志》

[5]池氏:吏目吴天秩妻,吴道敷母。世居在坊,嘉靖壬戌倭夷陷城(),氏年三十二,被执,抗不入营,贼按剑加之,厉声骂贼,引颈就刃,贼刃之于雷家巷。举人陈瀚赞之曰:"嗟哉贤母!节全身毁,玉洁冰清,兰摧蕙萎",知县沈蜚以贞节匾旌之。

[6]池湛然:道光政和县志修志劝捐名录

[7]池江:监生,子步玉。张氏监生池江继室也,张无出,江纳李氏为侧室,李方有孕,数月而江卒,及生男步玉,张氏偕李氏苦守共抚遗孤成立,一门双节,里人钦之(省志题名)。

[8]池步玉:监生,东平人,道光修志捐钱十二千文。

[9]池祥龙:忠义题名,咸丰戊午八年,东平里三月初三阵亡。

[10]池翔龙:忠义题名,咸丰戊午八年,东平里三月初三阵亡。

[11]池興弟:忠义题名,咸丰戊午八年,三月初五日官湖阵亡。

[12]池水芳:忠义题名,咸丰戊午八年,三月初五日官湖阵亡。

[13]池隆台:东平人,妻苏氏,

[14]池兆南:政和人,日本警察宪兵科毕业,民国元年任政和县警备队长

6.建宁府浦城

[1]池益:洪武二十六年贡,字孟谦,浦城县学,由太学生任江西饶州府推官《浦城县志》

7.瓯宁县

[1]池金:福建瓯宁县人,明·贡生,湘乡知县,岁旱祈雨中暑卒于任,岁旱请缓征(税)不报,出己财代输之!《福建通志》《赣州府志》

[2]池钟庆:明·贡生,宁必大,博極羣书刚介自持,瓯宁县贡,绍兴府萧山训导《福建通志》

[3]池龙吟:瓯宁县学贡生,康熙年间

8.邵武府

[1]池澄:邵武府学,明·弘治间(—)广东归善教谕《归善县志》

[2]池鹤春:邵武县贡,明·嘉靖间贡生,训导

[3]池阳:邵武府税课司大史,隆庆间任《邵武府志》

[4]池成:邵武县学副贡,康熙年间

[5]池衍锡妻李氏:高树坑人,年二十三夫之,勵志冰霜。奉姑以孝闻,抚子"池惟一"至成立并援例入太学,夫家两代单传,至氏始孙、曾,林立,人以为节孝之报,道光丁未学政彭以孝慈钧节,额其门,卒年六十五。《邵武县志》

[6]池六:邵武把总,康熙年间。《邵武县志》

9.龙岩

[1]池玉宝,上杭人,吏员,万历二十九年任,棠阴司巡检《鄱阳县志》

10.三明

[1]池跃鳞:尤溪二十都人,乾隆五十七年,例贡

[2]池振辰:尤溪二十都人,嘉庆六年,岁贡

[3]池奋鳞:尤溪二十都人,嘉庆八年,捐贡

[4]池浴德:尤溪二十二都,嘉庆十五年,捐贡

[5]池夢鲤:清·例贡

[6]池星印(-),名长洋,字春望:尤溪二十二都人,光绪间岁贡,先任福州府教谕,再任福宁府教授。《霞浦县志》《尤溪县志》

链接:池氏文化

福建尤溪中仙池氏中元节祭祖盛况

[7]池凤鸣:尤溪二十都人,由典史考职任浙江平阳县蒲门巡检(清)

[8]池乘九:尤溪二十都人,由行伍任廷协千总陞都司。

[9]池占星(-),又名拱星,字正端,号应奎:尤溪二十二都人,由附生捐理古田县训导。

[10]池钟瀛(-),尤溪中仙人,民国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国内多所大学任物理学教授10多年。民国37年,池钟瀛获公费留学美国,在美国伯克利市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放射性实验室深造和工作,1年获得该校核子物理学博士学位。1年至8年,池钟瀛受聘为佛蒙特州明德大学物理教授,~0年连续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奖。2年,池钟瀛加入美国国籍。7年,池钟瀛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一书,于年病逝。

链接:

跨越时空的深情眷恋——追忆华裔美籍核物理学家池钟瀛先生

11.宁化

[1]池润雨:宁化县岁贡《宁化县志》

12.长溪

[1]池光廷:字正叔,长溪人(福安县郭人),南宋端平二年进士特奏名(年),高州教授。《福安县志》

[2]池生:洪武间,福安县学岁贡《福建通志》

[3]池宗:字汝振,明·永乐十九年贡,宁德县学《福建通志》《福宁府志》

[4]池斌:按《福宁府志》斌,字仕全。正统末,邓茂七党至其乡时,斌外出,贼掳其父,炽火炙之以胁财,斌闻匍匐至贼所,抱泣请代,贼释其父,而炙之,至焦烂不悔。

[5]池贵远:明·正德三年里中大饥,贵远鬻业市米为饘粥以施饥者,全活甚众,福宁人《霞浦县志》

[6]池源:福安人,明·嘉靖年间任南昌府主簿《南昌府志》

[7]池文龙:州庠生,家贫性狷介,时颜公,岁终,令寒士报名,给以薪米。龙报而不领,公使人问之,曰:贫者士之常,以公恤士,故报。若欲自取,是辱也。吾宁贫不受辱。公至谢焉,复厚馈,强乃受,延以师席,力辞不就《福宁府志》

[8]池濬:增生,清·介宾(乡饮)

[9]池鸿儒:福安,字席珍,恩贡

备注:福建厦门池氏单列章节发布

池氏文化

《清风浴德》全文连载二十:厦门池氏家族大事记

籍贯不明:

[1]池方平:明初御史《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之梧州苍梧志[灵麖说·为御史池方平公作]

[2]池裕:明·洪武二十一年()征胡获元君金宝,由百户升指挥佥事(正四品)世袭官职,《明太祖实录》:"升百户池裕为指挥佥事赏黄金一百两白金三百两彩叚六表里钞一百锭"

[3]池凤鸣:辽东人,邵武副将,顺治三年任副总兵,四乡寇乱,连岁兴师,凤鸣文武相协,善驭骄将,能得其死力,大有驱除难功

[4]池彭:福建人,投诚,康熙九年任保德营都司(守备改设)

[5]池光兴:同治五年,(左宗棠)楚军中路前营,蓝翎千总。《左宗棠全集·奏稿》[遵保闽军克复镇平嘉应荡平发逆出力员弁折]

[6]池应龙:浙江人,明·泰昌,九江府司狱《九江府志》

[7]池祥瑞:雞溪人,明·泰昌,九江府德化县教谕《九江府志》

[8]池子昂:明·永乐,罗源县训导《罗源县志》

[9]池恕:教授

[10]池丈邦:恩平教谕

[11]池彬:钱塘人,乾隆元年揭阳湖口巡检司

[12]池奇觀:浙江人,把总

[13]池士祥:把总

[14]池水源:都司,《光绪实录》

[15]池凤高,池凤鸣:明.崇祯末年,辽东古城屯守将(参将),原皮岛官兵,崇祯二年(年),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后,岛上明将刘兴治发动兵变,割据皮岛;崇祯十年(年)三月,皮岛再次发生兵变,岛官池凤高逃至石城,卓然自拔,宁做忠鬼,不与同叛。崇祯十年六月,奉圣旨皮岛机宜著抚监酌行,池凤高等忠义可嘉,准照部议即升赏以示鼓励(池凤高升二级赏银三十两,中军池凤鸣升一级赏银十两)。《杨文弱先生集》[覆兵科叛兵听抚疏]。《山东通志》

[16]池珍:咸安人,清.咸丰七年三署顺天府蓟州学正,六月去。《光绪顺天府志》

[17]池鑑波:官縣丞,籍貫未詳。乾隆五十二年,台湾"賊匪林爽文"倡亂;城破時殉難。《台湾。《台湾文献丛刊台湾通志》

[18]池剑光:义民,台湾凤山县人,乾隆五十二年,賊匪林爽文倡乱;在风山東港拒賊,力战阵亡。

[19]池清:义民,台湾凤山县人,乾隆五十二年,賊匪林爽文倡乱;在风山東港拒賊,力战阵亡。

[20]池猛:台湾"昭忠祠"西祠二十九牌,(昭忠祠東西殿殉難文武各官銜名,暨陣亡各勇丁姓名冊)

[21]池高:台南"昭忠祠"东祠五牌,(台南昭忠祠员弁兵丁衔名册)

[22]池上明:台南"昭忠祠"东祠十牌,(台南昭忠祠员弁兵丁衔名册)

[23]池升:台南"昭忠祠"东祠十七牌,(台南昭忠祠员弁兵丁衔名册)

[24]池金宏:清代.台湾蔡牽案,接仗阵亡。

[25]池易:明.成化,犍为县训导。《犍为县志》

[26]池盤:洪武间任临漳县丞《临漳县志》

[27]池惠妻吕氏:年二十一夫殁,家无田产,亲无本宗,事翁姑抚幼子,翁姑殁,孑然自持,守节三十余年《临漳县志》

[28]池氏:武邑民张文傑妻,二十六岁而寡,守节四十余年《冀州志》

[29]池氏:李燮元妻,年二十四寡,苦守终身,不渝其操《保定府志》

[30]池现:广东人,明.天顺八年任郴州吏目

特别鸣谢福建福安池剑锋宗亲对本文史料的归纳整理

赞赏

大力弘扬池氏正能量文化

精彩由您续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dt/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