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名词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 1.含义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米,气温降低0.6℃。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逆温类型 (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幅度较小,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 (2)平流逆温:当暖空气运动到冷的地面上时,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大,气温降低较快,上层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该逆温现象多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3)锋面逆温: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形成逆温。 (4)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样的逆温一般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逆温。 3.逆温的影响 (1)不利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2)有利影响 ①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若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米)时空变化图,回答1—2题。 1.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A.9时—17时B.18时—次日8时 C.17时—次日9时D.19时—次日6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米B.米C.米D.米 1.B2.C 1.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定义可知,图中数值为正值时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数值为负值时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上升,0表示气温无变化。由此可知,在18时—次日8时出现逆温现象,大气对流运动受阻。故选B。 2.出现逆温的最大高度可从图中直接读出,为米,注意纵坐标表示高度。故选C。 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3题。 3.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 B 强沙尘暴经过时,空气中沙尘大量增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强沙尘暴经过时,出现大风,说明该地水平气压梯度增大,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故选B项。 4.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B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层,会通过反射、散射和吸收等形式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使地表温度下降。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白癫疯是怎么引起的呢白癫疯治疗医院哪个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gl/4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壶茶艺与墨西哥大学校长的一次约会
- 下一篇文章: 谷歌地图十岁了这儿有一个了不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