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de中文站2月10日报道

十年前的今天,谷歌地图横空出世。

它诞生之初,就像一本活的地图册,只是不必翻页。当时的在线地图行业领导者MapQuest提供了各种可以打印的方位列表,但谷歌却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将导航路径叠加在地图上面。不仅如此,谷歌地图还可以直接在网络浏览器上加载地图,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探索整个世界。关键在于,使用这项服务不必安装专门的软件,整个过程也不必刷新,这种技术在当时堪称空前。

年,没有人能够真正参透网络地图的潜力,也没有人知道它会在未来的网络生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更没有人知道谷歌会与苹果合作将这款产品引入用户的智能手机(尽管双方的合作已经破裂)。

虽然如今的谷歌地图已经拥有10亿多用户,成为了仅次于搜索引擎的谷歌第二大资产,但在十年前,不可能有人预见到这一切,谷歌自己也不例外。

在谷歌地图诞生十周年之际,Re/code与多位从一开始就参与这一项目的人士进行了沟通,回顾了这样一款革命性产品的诞生历程。

始自Slashdot

直到年2月8日,都没有人想到谷歌会推出地图产品。但还是有一位聪明的谷歌观察家在网上猜对了这款服务的网址,并把它发到了网络论坛Slashdot上。

Slashdot上的很多评论都令人记忆深刻:“竟然可以用鼠标在地图上拖拽来改变展示效果,太酷了!”“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牛的网页应用了!”

但Slashdot的用户还是提出了一些不满:这款服务只提供了美国及其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地图,剩余的地方都是蓝色的海洋……

但那一片茫茫蓝色恰恰昭示着谷歌绘制世界地图的野心——随着该公司逐步添加卫星图像和街景照片,它的功能一直在不断扩充。到那时,它还将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国家和城市之间达成的直接协议获取最先进的数据,摆脱对传统数据提供商的依赖。

没用的项目

谷歌地图从一开始就在互联网上推动“位置”这个概念。你或许对谷歌处理争议地区的立场有所质疑,也可能不喜欢它的界面改版——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地图之所以发展到今天,都要感谢谷歌的巨额投资和勃勃野心。

尽管如此,谷歌并不是第一家进军网络地图行业的公司。事实上,该公司在这一领域算是后起之秀,很多对手当时早已掌握了先发优势。

布雷特·泰勒(BretTaylor)当时负责一款名叫“SearchbyLocation”(按地点搜索)的产品,该服务年9月作为谷歌实验室的一个实验项目推出,那或许也是谷歌第一个与地图有关的项目。

简单来说,你可以输入关键词以及地址或邮政编码,谷歌便可找到与之匹配的网页。

“那其实是个没用的项目。”泰勒说。

按照谷歌的设想,SearchbyLocation最典型的用法就是帮用户搜索帕罗奥尔托附近的咖啡厅。但泰勒记得,SunMicrosystem已经将自己的地址写在其所有的网站下方,而且把自己的产品用咖啡来命名(最著名的就是Java)。所以,整个的设想都被打乱。

“一天到晚连一个用户都没有。”泰勒说。他后来担任过FacebookCTO,目前是办公应用开发商Quip的CEO。

通过授权YellowPages信息,最初的产品精确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却远未达到谷歌员工的预期,而现任CEO拉里·佩奇(LarryPage)感觉尤其如此。

于是,谷歌开始从公司外部寻找灵感和人才。就在该公司上市前夕,他们于年展开了三笔规模不大的收购,收购对象分别是Keyhole、Where2和Zipdash。这三笔交易是在佩奇和现任美国联邦政府CTO梅根·史密斯(MeganSmith)的领导下完成的。

收购趣闻

Keyhole在这三笔交易中的规模最大,但具体价格一直没有披露。彼时,这家创立仅3年的公司拥有30名员工,他们以69.95美元的价格出售一款企业级卫星地图软件。这项关键技术可以将卫星图像拼接成大幅世界地图,然后将其切割成数百万块,这样一来,用户便可鸟瞰地球,然后定位到具体的地点。

关于Keyhole的收购,史密斯等人还透露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事情发生的那天是个星期一,时任谷歌CEO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正在跟他的管理团队开会。

当时任职于史密斯手下、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科技投资人的克里斯·萨卡(ChrisSacca)描述道:“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我们正在开会讨论Picasa的收购问题,当时还很年轻的阿德里安·格雷厄姆(AdrianGraham)放了一些幻灯片,阐述了如何整合Picasa。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完全走神了。那是42号楼的一间会议室,里面有一台登山器,为的是让谢尔盖更好地利用开会的时间。”

“他把笔记本电脑给几个人看过之后,那些人都说,‘哦,天呐,给我看看。’而当时正在演讲的那家伙开始冒汗,谢尔盖终于站了起来,拔掉了投影仪,然后说:‘这东西很酷,我们应该买下来。’然后,他把自己的笔记本插到投影仪上,向我们展示了Keyhole。房间里的高管都大声说出了自己家的地址,为的是从太空定位到自己家里。”

史密斯说,她记得布林在那次会议上抢风头的事情。但在她看来,那笔交易其实是时任谷歌工程高级副总裁维尼·罗森(WayneRosen)提出的。根据史密斯的回忆,罗森当时说:“如果我们的使命是让全世界的信息有用且可访问——那这就是真正的世界。”

但当时,那笔收购却并非一帆风顺。除了谷歌的收购要约外,Keyhole还在考虑是否接受多家大型风险投资公司的注资。

Keyhole前CEO约翰·汉克(JohnHanke)回忆说,谷歌的愿景是免费对所有人开放,满足人们的各种目的,这一点对他构成了极大的吸引。对于动辄要花费数千美元才能得到高清卫星图像的科学家来说,这样的服务的确意义非凡。

另外,当时是年4月。该交易谈判时,美国正在入侵巴格达。

“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巴格达的景象,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了解那里的人们,那该有多好?你会发现世界有多么小。”史密斯回忆说,“当时的风险投资家都说,‘做一家大公司吧。’而我们却说,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其他方面——包括和平。”

谷歌董事会一致通过了收购计划,Keyhole也接受了要约。

濒死体验

作为谷歌地图的最大功臣,Where2Technologies在被收购前几乎要破产。彼时,在线地图行业龙头是MapQuest,它其实就是一个方位列表,在每一个转角处都放置了一个小巧的方块。简斯·拉斯姆森(JensRasmussen)和拉斯·拉斯姆森(LarsRasmussen)这对丹麦兄弟创办了Where2,他们希望用地图作为核心元素,让人们随意放大缩小。但这个理念却并未获得人们的认可。

“我还记得,当初有很多批评者告诉我们,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创业领域。”拉斯·拉斯姆森回忆说,“他们说,人们每周都用不了几次地图。”

但如今,如果每天不用几次网络地图,很多人肯定会迷路。

当雅虎地图增加了YellowPages条目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退出了与Where2的融资谈判。

“他们一夜之间彻底放弃了交易,你可以想象,这简直就是当头一棒。”拉斯·拉斯姆森说,“其他原本对我们感兴趣的风险投资公司听说此事后也都纷纷撤离,从此再也没有人跟我们接触。”

彼时,互联网泡沫已经破灭。拉斯姆森兄弟彻底绝望了,由于签证问题,他们在澳大利亚开发Where2,与之合作的两位工程师是诺尔·戈登(NoelGordon)和史蒂芬·马(StephenMa)。由于没有资金支持,这家创业公司处于崩溃的边缘。

“我并不是说红杉资本做了错误的决定。”拉斯·拉斯姆森回忆说,“他们认为,在我们的开发完成前,机会将会消失,所以才撤出。”

但或许还有其他选择。谷歌当时还没有自己的地图产品,所以红杉资本帮助Where2团队联系了谷歌联合创始人佩奇。

“3天后,我们跟佩奇见了面。”拉斯·拉斯姆森说。

那个澳大利亚的小团队当时已经开发了一款桌面应用,但佩奇认为未来在网页上。所以,在两次会面之间短短3周的间里,这4位工程师开发出了一款现代化的网页应用——所有数据都在后台调用,不必通过刷新获取数据。

(几乎就在同时,谷歌内部的一支团队其实也为第一版Gmail开发了类似的技术,但他们彼此并不认识。他们当时开发的技术后来被称作AJAX,对整个网络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个火枪手

年,只有3名员工的创业公司Zipdash正在开发一款移动交通应用——事实上,由于他们还没有注册,所以连“公司”都算不上。

他们当时的构想很超前。但Zipdash只支持Nextel手机。该公司创始人马克·科拉迪(MarkCrady)自己花了数千美元从旧金山湾区的出租车公司购买了交通数据。在原型应用中,他已经能够实时测算交通延误时间,而一旦人们开始使用这款应用,Zipdash也将整合他们的用户行为,从而提升精确性。

这其实与Waze非常相似,后者年被谷歌斥资10亿美元收购。科拉迪表示,当时的那笔交易至今给他留下了一个伤疤——Zipdash只卖了万美元。但他赶在谷歌IPO之前加盟,所以还是获得了不菲的财务收益。

科拉迪讲了一个他与梅根·史密斯会面的有趣故事:“有一次,梅根问我们有多少用户。我说,‘两三百。’她说,‘单位是千?’我们当时显然满足不了谷歌的胃口。”

Zipdash最终加盟了谷歌,科拉迪和他的小团队也参与到后来的移动版谷歌地图的开发中。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最初显得毫不起眼,但Zipdash还是开辟了自己的一番天地。Where2开发了网页版谷歌地图,Keyhole开发了桌面版谷歌地球,而规模最小的Zipdash开发的移动版谷歌地图反而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产品。如今,他已经拥有10亿多用户。科拉迪9年离开谷歌,目前正在从事一个本地活动列表项目。

加盟谷歌

在谷歌,Keyhole、Where2和Zipdash团队都算是空降到山景城的,他们被告知把自己当初开发的产品设计成谷歌风格的服务。他们可以从内部招募人才,但却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取胜。

Where2团队把一些Windows电脑拼接在一起,凑成了地图拼贴。作为兄弟二人中的“谋士”,简斯·拉斯姆森(JesnsRasmussen)想出了用图钉来指示地图上的位置,而没有效仿雅虎地图中的红星。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精确显示一个地方,又不至于覆盖地图上的内容。

简斯非常重视细节,专门利用图钉和阴影的效果来营造3D地图的感觉。但如果你离近来看,会发现谷歌地图上的图钉阴影最初是相互交叉的,重叠部分的阴影还会更暗一些,有点像是文氏图的交叉效果。

简斯笑着说,在现实生活中,“你没法把同一束光遮挡两次。”他对目前正在从事的项目讳莫如深。

与此同时,Keyhole获取高清卫星图像的计划则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原因是这类数据的价格非常昂贵。汉克想先从城市开始,并且准备了一份文稿,专门向佩奇、布林和施密特解释成本结构。

结果,布林对汉克说:“我们为什么不一次性全都干了。”

汉克说,他当时大吃一惊,但那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那个项目花了数百万美元,谷歌也专门提供了一条高速宽带接口,从科罗拉多的供应商那里获取数据。

但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的这番野心并没有引发外界对谷歌地图产品的足够兴趣。

做大规模

起初,谷歌地图和谷歌地图移动应用的流量令人失望。以当今取得的巨大成功来看,人们起初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产品的存在。

由于谷歌地图提前在Slashdot上被披露出来,使得它上线后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发布第一天,它的地图浏览量就超过万次。

但在此之后,他们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才恢复到第一天的流量水平。谷歌地图团队认为他们的产品好于竞争对手,很多人也都认同这一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真的会去使用这款服务。

最终促使谷歌地图流量不断攀升的是两件事情:谷歌地图增加了来自Keyhole的卫星数据,让人们可以从天空俯瞰自己的住所;泰勒在第二个圣诞节期间带领团队重写了所有代码,加快了谷歌地图的运行速度。另外,谷歌早早地推出了地图开发者工具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使得外部开发者可以充分利用这项服务。

自那以后,谷歌地图的增长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到6年底,距离这款服务发布不到2年,谷歌地图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地图服务提供商。很快,它在谷歌内部的流量便仅次于Google.







































白癜风病会传染吗
白癜风病会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gl/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