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中研究在对白酒产业进行系统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推出白酒系列报告,已发布《年中国白酒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和《中国白酒产业投融资案例分析报告》两篇,本篇为白酒系列报告第三篇。

年,上海国际酒交会举办的世界名酒价值论坛上发布了“世界十大烈酒产区”,标志着中国白酒产区发展进入新时代。年,中国酒业协会制定发布了《中国白酒优势产区界定与考评标准》,为白酒优势产区建设提供规范指引。随着产区的深入发展,未来产区品牌张力的形成将打破“大品牌、小产区”的格局,推动白酒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产区品牌发展新时代。

1

中国白酒产区分布

名酒经济带是大的产区概念,在中国四大名酒经济带的版图基础上可划分出目前比较认可的十大区域性(省级及以上)小产区,主要有以浓香酒为代表的川酒产区,以酱香酒为代表的黔酒产区,以洋河、双沟为代表的苏酒产区,以古井贡为代表的徽酒产区,以黄鹤楼、白云边为代表的两湖产区,以芝麻香型酒为代表的鲁酒产区,以杜康为代表的豫酒产区,以老白干香型酒为代表的冀酒产区,以老村长为代表的东北产区,以及以河套和西凤酒为代表的西北产区。

(一)川酒产区

四川是中国白酒最重要的产地。作为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四川拥有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和最成熟的酿造工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在全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蒸馏白酒的地区。川酒产区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原酒输出区域,同时也是最大的品牌输出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逐渐形成了宜宾、泸州、绵竹、成都四大白酒产业基地,孕育了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沱牌、水井坊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白酒品牌。

(二)黔酒产区

贵州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拥有上千年的酿酒历史。贵州高原的气候、土地、水质于酿酒得天独厚,白酒品质上乘。一直以来,白酒产业都是贵州最具标志性的产业,以茅台等名酒为代表的佳酿享誉国内外。现在,黔酒的品种多、种类齐,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个黔酒军团。黔酒代表品牌有茅台、习酒、金沙酒等。

(三)苏酒产区

江苏是我国最具酿酒天然环境的产区之一,近年来苏酒快速崛起。苏酒过去以清香为主,经过酿酒工艺的不断学习和本地化改良,逐步开发形成了“甜绵软净香”五味和谐的绵柔淡雅浓香型白酒。苏酒代表品牌有洋河、双沟、今世缘等。

(四)徽酒产区

徽酒产区是中国白酒重要产区之一,白酒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品牌众多。所产白酒多集中于省内市场。徽酒代表品牌有古井贡、金种子、迎驾等。

(五)两湖产区

两湖指地处长江中游以洞庭湖为分界的湖南、湖北两路,拥有优质的原料和水资源,是中国白酒产区中的重要一极。两湖产区处于长江流域从四川到安徽、江苏的白酒浓香带中段。浓香带和兼香带交错点所在的地理区位具备良好的水土气候和微生物条件,有利于酿酒。两湖白酒代表品牌有白云边、酒鬼、武陵酒业、黄鹤楼等。

(六)鲁酒产区

山东是中国的产粮大省,境内水资源丰富、酿酒历史悠久,在中国酿酒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鲁酒以芝麻香型为典型代表,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是淡雅型芝麻香;另一种是窖香型芝麻香,在浓香型基础上发展而来,代表品牌有景芝、古贝春、扳倒井。

(七)豫酒产区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和白酒重要产区。据史料记载,酿酒师祖仪狄、杜康都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为人类酿出了甘甜的美酒。豫酒以浓香型为主,占当地生产白酒的95%以上。豫酒窖香优雅、回味悠长持久、绵柔味正,在众多香型及浓香型各流派之中独树一帜。豫酒代表品牌有杜康、宋河、仰韶、张弓、宝丰等。

(八)冀酒产区

河北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河北是国内白酒产销大省,品牌布局以本地市场为主,在华北地区建消费群体稳定。由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空间,河北成为全国排名前三的白酒消费大省。冀酒产区地处农牧交界地,生产的白酒清醇爽净,多种香型并存,低度化倾向明显。冀酒代表品牌有衡水老白干、丛台酒等。

(九)东北产区

据考证,东北生产白酒已有多年的历史,其物产丰富,环境优美,长白山、大小兴安岭闻名全国,松花江、嫩江、辽河水清甘洌,高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产品品质优良,素有“粮仓”之称,这为东北白酒的酿造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东北的夏天气候偏冷,使得东北产区酿造的原酒更加干净爽口。东北产区白酒代表品牌有老村长、龙江家园等。

(十)西北产区

西北地区虽然饮酒风俗盛行,但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导致西北产区在国内白酒版图相对较弱。近些年,西北白酒依托“产区化”、“特色化”等发展战略,品牌含金量不断提高。随着圈层化和多元化的消费新格局的带动以及龙头老大“西凤”的全国化市场布局的引领,西北产区或将迎来发展新机遇。西北白酒代表品牌有西凤、伊力特、互助青稞酒、皇台酒业等。

图1中国白酒十大产区分布图

信息来源:融中研究

2

白酒产区价值效应分析

产区品牌联动效应。年中国酒业协会举办的世界名酒价值论坛评选出了“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宿迁、亳州、遵义、宜宾、泸州、吕梁、苏格兰、干邑、波多黎各、瓜达拉哈拉,中国以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古井六大名酒为核心的产区占据6席。在品牌名酒的影响带动下,以产区形态为载体的产区品牌开始形成。产区内资源整合、区域协同发展加速,白酒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白酒竞争由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产区之间的竞争。产区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反哺区域内的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资源支持、良好的信誉背书。例如白酒金三角,借助五粮液等六朵金花的品牌影响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白酒“金三角”产区品牌,又通过“金三角”产区品牌反哺包括茅台、五粮液在内的所有产区白酒品牌,助力这些品牌增强自己的市场范围和影响力,实现川黔地区白酒产业的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白酒产业贯穿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游链接农业,下游延伸到文创、文旅等。当前,以白酒产区为单位,以酒业为底色,结合当地历史人文地域和山水生态环境特色,发展区域旅游的“酒旅融合”模式日益壮大。酒旅融合,不仅能塑造白酒行业社会形象,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酒业营销渠道,促进白酒销量收入提升,还能通过酒旅的“纽带”作用,促进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产区综合发展实力。如产区酒旅融合的典范,贵州仁怀围绕“旅游兴市”战略目标,加速发展国酒茅台工业旅游、仁怀产区酱香白酒文化旅游,构建了“一心两带三区四游”,走出了“酒+旅游”的特色路径,到年实现旅游总接待人数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亿元,实现旅游“井喷式”增长,大大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对白酒企业国际化的推动效应。中国白酒走向国际,需要将中国白酒的独特的酿造智慧以及“香源自酵”的先天优势和风味特征传递给世界。原产区概念有助于提升海外认知度,将白酒文化有效植入国外消费者心中,促进白酒企业国际化进程。同时,中国六大产区进入“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名单后,中国白酒产区与国际烈酒产区交流互动加强,有效的推动了中国名酒产区与世界名酒产区的交往与合作,为中国白酒企业进入世界舞台、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了保障。

3

白酒产区投融资分析

随着我国白酒行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各白酒产区纷纷出台融资政策,借助资本力量推动当地白酒产业资源整合,推动我国白酒产区向着产业化、集群化方向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年以来,我国白酒优势产区政府针对白酒产业投资案例超过8起,总规模超亿元人民币;社会资本投资案例超7起,总投资规模约.6亿元人民币。我国白酒特色产区政府针对白酒产业投资案例约4起,总投资规模约70亿元人民币;社会资本投资案例超3起,总投资规模超亿元人民币。

从政府投资来看,我国白酒产区政府投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方面通过投资白酒产业园区、打造白酒文化小镇等项目推动当地白酒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设立白酒产业基金和引导基金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当地白酒产业。主要投资目的分为两类:一是推动当地白酒产业加速整合,促进产区酒企抱团发展,提升产区产业链附加值及行业竞争力,二是延伸、完善当地白酒生态产业链,打造国家优质白酒产业生态圈。

从社会资本来看,我国白酒产区社会资本投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立引导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主要目的是投资当地白酒产业链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当地白酒产业链;另一种是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或通过直接收购方式整合产区酒企,加快产区并购整合步伐,实现白酒产业区域联合、协同发展。

综上,未来我国白酒产业将进一步加速整合,集中度不断提高,各产区之间抱团发展,合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优势产区政府将保持对白酒产区投资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加速整合中小酒企,解决中小酒企抗风险能力差、融资难等问题。特色产区将依靠政府力量进一步打造特色白酒小镇,建立白酒产业生态圈,提高品牌知名度;社会资本则起主要力量并购整合特色白酒品牌,助力特色白酒产区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实现白酒产业转型升级。

表1白酒优势产区投融资一览表

信息来源:融中研究

表2白酒特色产区投融资一览表

信息来源:融中研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hb/1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