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9日,懂得珍惜,才值得拥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元旭文化”,再点击“ 记得在一九六五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当话题转到生物界时,吴晗同志说:"我看蚂蚁的小小王国,就很有趣,能不能写成一本书呢?"我当时听了,心里觉得好笑:区区蝼蚁,何足挂齿! 后来,倒是一位英国老殖民主义者的言论刺激了我对蚁国的兴趣,因为他竟把发展中国家统统诬蔑为"蝼蚁之国",于是,我不免产生了一个兴味很足的念头:我倒要看看这个小小的昆虫世界是不是真的像殖民佬贬斥得那般没有出息,探索一下它们到底是在怎样铺排着自己的生活。 此后不久,我陪朋友到香山畅游,漫步来到双清,只见对面石壁上蠕动着一条长长的黑线,好奇心驱使我向前仔细查看,发现原来是一队蚂蚁正背负着种种食物搬家呢。我的朋友正好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看到我认真的神情,凑趣说道:"这是蚂蚁发现巢穴面临威胁,正在紧张地备战呢!"我不禁伫立良久,看着这"骤然临之而不惊"的小生灵,竟比临战的人类显得还要镇静,不由得生了怜爱之情。 随后,我不知不觉地真的关心起这小小的生灵来了。法布尔所揭示的蚂蚁王国的内幕,书刊杂志上有关蚂蚁世界的趣闻、故事,我都读得饶有兴味。连我自己也不解的是:不论碰上从哪方归国的朋友,我都忘不了在谈话之间询问一句:"那儿有关于蚂蚁的趣闻吗?"这个怪问题,常常使得对方不解其中滋味。记得有一次,当我问到一位畅游南美洲后归国的作家,不料他却大为动容,说道:"哦,你也知道这蚁国的壮歌么?我真乃三生有幸,这次亲眼目睹了一幕永难忘怀的情景。" 接着这位朋友追述了在南美洲一个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只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一位明眼的巴西向导忽然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无以复加地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蚂蚁--这小生灵就是这样闯进了我心目中的崇敬者群。我开始进一步追寻着它们的生命轨迹,开始探索它们在生存斗争中那些足以使生命发光的东西。 原来,我以为蚂蚁虽然是昆虫世界的大力士,它们十分善于采撷大自然的精英,强化自己的肌体,但是,它们也只能战胜昆虫世界中的相对弱者,而在强大的生物,如哺乳动物面前,却总是被践踏、被捕食的对象。然而,来自墨西哥热带森林的蚁国新闻,却打破了我这固有的评价。 那里有一种蚂蚁叫做劫蚁,又名"游行蚁"或"食肉游蚁"。它们往往形成十万到十五万之众的大家族。它们昼憩夜袭。奇妙的是:当它们昼憩时,可以相互钩结成一个中空的大圆球,把尊贵的女王,可爱的幼蚁和众多猎获物围在里面加以保护;当它们夜袭时,则全体出动,铺排开宽达五米的横队,由体大訰悍的大腭兵蚁卫护,浩浩荡荡地威武行进。一路之上,只要是避之不及的大小动物,均属劫蚁大军围攻、消灭之列。不论是兔、鼠、鸡、犬,抑或是熟睡的牛、羊、犬、蟒蛇,都难免于难。据说,著名西德旅行家爱华斯,在墨西哥一家乡村旅店里,就曾经遭受过劫蚁大军的夜袭,虽未丧生,却吓得几乎灵魂出窍。 牛、羊对劫蚁来说不可谓不威武,巨蟒于劫蚁来说不可谓不庞然大物矣!但若丧失警觉竟可沦为劫蚁盘中之餐;劫蚁的个体,不可谓不形微区区,不可谓不渺小孱弱兮,然而万众一心,不畏庞然大物,不自菲弱小,却能叱咤森林,云游四方,所向无敌。 真是区区蝼蚁,可讴壮歌矣! 由此,使我联想到:既然我们中华民族已经繁衍成为一个近十亿之众的国家,那么,除了切实采取一系列有助于强化我们民族机体的措施之外,要紧的是想办法发挥人口众多的集体优势,而大可不必总是埋怨我们的嘴儿太多,彼此抢了饭吃。我常想:我们的人民如能像劫蚁群那样万众一心,整齐一致地铺排开队伍,向着大自然所蕴藏的无限财富,犹如劫蚁之对蟒蛇,展开轮番的锲而不舍的进攻,我们的整个国家、民族是会磨砺得发出异彩来的。 史海钩沉 剿灭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拥兵百万,为什么不起兵? 年7月,曾国藩、曾国荃统领的湘军,终于攻克了太平天国坚守11年之久的天京。曾经轰轰烈烈、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由此覆灭。曾国藩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他被朝廷加封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这时候,弟弟曾国荃数次劝告曾国藩起兵。野史记载,曾国荃在曾国藩的手上写了一个“赵”字,暗示他学习赵匡胤,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曾国藩不肯,曾国荃就联合其他部将逼迫曾国藩就范。曾国藩只好写了一副对联,表明心迹:“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之所以最终没有起兵,固然有忠君卫道的观念在起作用,而最重要的是,曾国藩一旦起兵,将会面对两个人的反对——这两个人,曾国藩都毫无胜算。 一是左宗棠。严格地说,左宗棠也是湘军一派,是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然而,羽翼丰满的左宗棠,却和曾国藩发生了许多矛盾,以至于恩断义绝,分道扬镳。 左宗棠的聪明才干,绝不在曾国藩之下。他还在步入政坛之初,就获得“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平定回乱中体现出来的军事指挥能力,让曾国藩都十分佩服。后来,左宗棠更是率领6万湖湘子弟西征新疆,为中国圈回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立下赫赫功劳。如果曾国藩真的起兵,他打得过左宗棠吗? 二是李鸿章。有趣的是,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入门弟子。虽然李鸿章不是湖南人,但他一直被视为曾国藩的人。只不过,假使曾国藩与朝廷翻脸,李鸿章多半会站在朝廷一方,而非曾国藩一方。 李鸿章也非等闲之辈。在曾国藩的指示下,李鸿章组建了一支淮军。短短两年时间,李鸿章就将这支人的部队扩充了10倍有余,达到7万多人。而且,李鸿章为这支淮军配备了洋枪洋炮,战斗力与湘军相比,只高不低。 所以,假如曾国藩真的起兵,他所率领的湘军部队,将直面左宗棠、李鸿章两支军队的威胁。更别说,就算湘军部队内部,都有许多不同程度的矛盾和纠纷。这些矛盾和纠纷,随时随地会变成定时炸弹,让曾国藩功败垂成,身败名裂。 周末厨房 豆豉烧鳕鱼 文化艺苑 诗词 冬天曾经的渴望 文/李锋(广东) 冬天那么渴望 你那沸腾的热温 抚慰很久很久 一位冷却很长的人 冬天那么渴望 你那沸腾的热温 给我冬天的日子期望 有你春天里的滋润 冬天那么渴望 你那沸腾的热温 盼望你突然来临 为我撑起一盏启航的灯 冬天那么渴望 你那沸腾的热温 为我在朦胧那一片的森林 指引我向前的信心 伸出你一双温暖双手 拔开挡住我眼睛的灰尘 在那追梦心海之上 向梦的远方不停地奋进 书画 作者:刘维信(天津) 作者:苏鹏(福建) 推荐阅读要长寿,得“贪玩”(深度好文) 年会动的挂历,提前收藏! 全世界最美菊花,终于找齐了,太美太珍贵了! 亲情,永远最重要 最正确的生活方式(一定要看!) 有病是常态,无病是例外!此文惊醒无数中老年人,说得太对了 立秋后吃葡萄的,都看看,别说我没告诉你哦!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 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说这些话 秋天茄子这样吃,胜过10副药,还能美白抗衰老,会吃就赚到 目前10+人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ly/8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智航早盘提示年5月12日早盘
- 下一篇文章: 新闻早读5月5日今天全省天气将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