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古巴的名字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土”。想象着这个加勒比岛国,青山马匹外有着悠然漫长的海岸线加上怀旧建筑和满大街的老爷车,光是这些就足以让人心动。首都哈瓦那更是这避世加勒比岛国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一提到这里,耳边就响起了热情洋溢的拉丁音乐和让人激情四射的曼波舞;哈瓦那就是电影《情迷哈瓦那》中所展现的那样——在这个充满风情的城市里,多彩的建筑,古老的文化,金色的沙滩,处处弥漫着浪漫的艺术气息;长达五十年的经济制裁也让这里保留了难能可贵的质朴,就像有人说的那样:读懂哈瓦那如同读懂海明威,要慢慢来。

从哈瓦那机场下了飞机已是黄昏,寂寥的机场到达厅外一眼就能望到整排拉风的老爷车。哈瓦那没有机场大巴,前往城区只能坐上的士,哪儿的的士都能讲价,只有哈瓦那机场的不能——25CUC,不坐也拿他没办法。跟司机在哈瓦那老城纵横交错的街道里找了好一会才敲响房东家的门铃,房东夫妇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古巴,国家规定公民家庭是不允许接待外国游客的,但是通过合法的登记并向政府每年支付一笔费用,你也可以将自己的家改造成民宿CASA。合法的CASA门前都会挂有一个蓝色船锚作为标示,在哈瓦那老城周围,这样的民宿每隔几栋就会有一家。能开得起CASA的一般都是古巴的富人阶层,所以房子都会装修的很好,幸运的话,一整层楼都可能是你的。我们的房东只会说西语,好在他们一个会英语的朋友正好在家做客,解决了我们的交流问题。会有人问:“不会西班牙语可以在古巴玩吗?”,我想说当然可以,虽然有些吃力,但肢体动作依旧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即便古巴本地人的英语普及率极低,但是在各大酒店,旅游区,这里的从业人员多多少少也都会些英语。我们的房东爷爷热情好客,第二天古巴风味的美式早餐也同样丰盛。在哈瓦那转了好些天,才慢慢习惯了这个国家的节奏,龟速的行车和无所事事的人们。去之前就听说有许多失业或半失业的男人,每天盯着海发呆,犹如世界的漏网之鱼。结果到了街头才发现,连城里四处也都是闲人,他们站在街巷,小店又或者是各家各户门口,一动不动,甚至随便靠着一条栏杆,一辆车屁股,也能静止不动,有如雕塑。好在我们见过的所有古巴人都很热情,他们的面相算是柔和,也有那些凶神恶煞的,冲你走来张口却是一句“你好”。当地很多人都会说“你好”,而且会不断重复,他们会用仅知道的几个句子问你喜不喜欢古巴,当你伸出大拇指,他们会笑,会跟你highfive,然后拉着你跟他们拍照。有时和商家扯皮,经理在这边检查证件,服务生就在旁边远远看着,投去一个眼神,就能换回一张羞涩的笑脸。来古巴怎能错过满大街的老爷车,古巴街头的老爷车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亲美的巴蒂斯塔政府从美国引进。年,古巴政府宣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中断了一切外交与贸易,同时留下了这15万辆美国车。如今这些老爷车除了车身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内部零件都已被翻新;修车也是这个国家的一项全民娱乐活动。在哈瓦那的大街小巷,特别是哈瓦那历史街区(LaHabanaVieja)和PaseodeMarti大道两侧,有非常多的老爷车提供出租服务:你可以花上30CUC一小时的价格,让司机开着拉风的老爷车在城里巡游,路线也多为固定。从老城区向西南开车不到四公里的距离,就是古巴著名的革命广场,这里是古巴最高权力的所在地。广场中央是高耸的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纪念碑和其巨大的白色雕像,周围依次分布着国防部,内务部,通讯部,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剧院。纪念碑后方是驻有古巴政府的革命宫。广场北侧的内务部大楼上,是用黑色金属丝勾勒的切格瓦拉雕像和他的名言:“HastalaVictoriaSiempre”(直到永远的胜利)。另一侧通迅部大楼外墙是另一名古巴英雄卡米洛西恩富戈斯的头像。他是卡斯特罗的亲密战友。标准拉美大胡子下刻着他的名言:“VasbienFidel”(你干得很好,菲德尔),这是他在年1月8日,卡斯特罗击溃巴蒂斯塔后,乘着坦克行军凯旋时说的话。出生于阿根廷富裕家庭的切格瓦拉从小游历拉美,在充分了解到拉美人民的贫穷和苦难后,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他开始拼命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医学院。年7月,切开始了他第二次拉美之旅。一路上,切结识了许多反抗独裁统治而被迫流亡的革命者,在危地马拉的革命经历也让切意识到:要用医德去造福人类,先要拿起武器去推翻独裁统治。年,切同卡斯特罗兄弟在墨西哥城相遇,当时卡斯特罗兄弟正为重返古巴进行武装斗争并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做准备。切迅速加入了卡斯特罗的队伍并在战场上通过非凡的勇气和对敌人的冷酷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包括卡斯特罗的赏识。他也很快成为了卡斯特罗最得力和信赖的助手。在领导古巴革命成功后,切先后前往刚果和玻利维亚参与革命斗争,后因遭到报复,被玻利维亚政府军逮捕并枪决。如今,这个贝雷帽男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几乎把古巴变成了“切”的国度,他不仅出现在各种画像,纪念馆里,也出现在二手书摊的海报、潮湿斑驳的矮墙上;冰箱贴、T恤和各种材质的徽章也少不了他的身影。在古巴,切格瓦拉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与主城隔海相望的莫罗城堡(CastillodelosTresSantosReyesMagnosdelMorro),西班牙殖民者为防御海盗曾在此驻军,现为古巴航海博物馆。登上莫罗城堡远眺日光强烈的哈瓦那老城。哈瓦那的主要景点集中在HabanaVieja历史街区。整个街区不大,由四个主要广场和多栋巴洛克式的殖民建筑组成,海明威以前常去的五分钱酒馆(LaBodeguitaDelMedio)就在其中的教堂广场旁(PlazadelaCatedral)。PlazadeArmas的集市藏品应有尽有,从旧版书籍到各式海报,甚至还有海鸥牌照相机。哈瓦那国会大厦(CapitolloNacional)位于PaseodeMarti大道南侧,这座山寨版的华盛顿国会山比原版还要高出一米。大楼始建于年,曾为古巴共和国参议院和众议院所在地,目前为古巴科学院博物馆。哈瓦那唐人街距离国会山不远,只是除了正门石牌楼上的三个中文大字,在这里很难找到其他有关华人的痕迹。如今的古巴依旧延续着分配制度。每家每户凭自己的粮票本都可以按月买到包括柴米油盐在内的生活必需品,肉类和奶粉也是严格限量供应。街头每家供销社的门口通常都会排上长队,手握粮票的哈瓦那市民在这里换取食物,店主一手收票,一手在小本子上记下一笔。马拉贡大道(Malecon)边,一位钓鱼大叔看到我走来,兴奋地向我展示他刚刚收获的战利品—一条还在冒泡的比目鱼。闲聊中得知他其实是个踩观光车的向导,经常与外国人接触,所以英语比较好,这会还是清晨,没什么生意,就先到堤坝边钓一会鱼。马拉贡实际上是一条长约8公里的滨海大道,它从哈瓦那老城一直延伸到新城的河口。这条当初作为军事目的建造起来的防波堤如今聚集了哈瓦那人对于美好和浪漫的想象。在哈瓦那的每一个黄昏,我都会沿着它从老城走向新城:散步的人群,情侣,遛狗的老妇,小贩,妓女和海边的垂钓者,还有那些不管不顾在堤坝上奔跑的孩子们,这里如同城市的会客厅,是我在哈瓦那最为热爱的地方。在哈瓦那的最后一个早上,踏着晨光来到教堂广场旁的五分钱酒馆,透过腐朽斑驳的窗框向里望去,在吧台酒柜的正中央,是那海明威留下的字句:“我的莫希托在五分钱酒馆,我的达伊基里在小佛罗里达餐馆。”

实用信息

(更新至/5)

签证

古巴对中国护照免签,但因为前往古巴需要在加拿大、美国或是申根各国转机,所以办理美加和申根签证必不可少。其实古巴并没有签证的说法,说是签证,其实就是一张旅游卡;如果是自由行,你可以直接在航空公司的Check-in柜台直接购买,价格为30美元。在古巴海关入境时,还会随机抽查旅行保险,被查到也不用担心,在海关身后的柜台买一下就好,同样也是30美元。

到达和离开

加拿大与美国各大航空公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ly/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