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小酒厂太奇葩!曾靠贴牌西凤酒艰难起家,如今逆袭年销破亿

天地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陕西名酒西凤,当年怎么也不会想到,曾经“依附”自己的贴牌小酒厂,如今能分走上亿的市场。

而整个酒友圈也没想到,一个贴牌产品,如今竟能逆袭走上名酒行列。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款酒可谓是相当奇葩,曾是四川一个小酒厂酿造,收归贴牌以后,凭借醇正的酒质和接地气的价格,在市面上一炮而红,后来直接被纳入大牌“嫡系”,真正实现了“逆天改命”,就目前市场而言,这样的酒不多,除了四川五粮液嫡系金六福外,还有就是这款来自陕西的华山论剑。

敢于迈出第一步,大胆贴牌西凤酒

“贴牌”一词不管是放在以前还是现在,都不被人们看重,特别是近些年,很多小酒厂“依附”着大牌影响力,不断酿造酒精酒,使得“贴牌”臭名昭著。

当年贴牌业务并不熟练,而且贴牌费非常高,很多小酒厂都没有勇气承担这笔费用,况且本身不属于嫡系产品,会对产品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但华山论剑敢于迈出第一步,大胆贴牌西凤酒,这在当时需要多大勇气啊?

摸索市场,找准定位

得到“贴牌”机会以后,华山论剑并没有被舆论压垮,而是珍惜机会,不断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末,名酒的争夺可谓是相当激烈,西凤酒也不例外。

当年西凤只有两个系列,一个是年份,主走高端,一个是绿脖,主要走低端,而中端市场,一直都是空缺状态,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打开中端市场,酒企领导人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能成功。

而作为贴牌的华山论剑,不断摸索市场,认准了中端市场这个目标,恰恰弥补了西凤这一缺陷,并针对三四线城市开展宣传。

在西凤这座大山的影响下,华山论剑可谓是大获全胜,销量不断上升。

市值破亿,纳入嫡系

华山论剑的成功,离不开醇正的酒质,这些年他们一直保持初心,在酒水的质量上,不容质疑,完全没有为了提高产量而降低品质要求,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后来摆脱“贴牌”身份,被纳入正式嫡系产品,成为新一代西凤酒“标杆”。

如今的华山论剑,市值早已过亿,而且一直是中端市场的亲民款,上可承接商务酒宴,下可做为老百姓口粮,中端市场更是“抗打”,除了一款剑南春水晶剑,几乎没有其它酒敢与之匹敌。

从华山论剑的经历可以看出,名气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酒质,很多酒企一开始都有远大抱负,但是越到后面,越会被金钱冲昏头脑,开始增产来降低品质,这样的做法大错特错。

不过也有一些酒企,始终保持初心,虽然名气小了点,但相信总会有出头那一天,就拿下面2款来说,就是典型的例子。

产自茅台镇,且是酱香酒酿造核心。

从制酒流程来看,此酒不管是选料还是工艺,都跟茅台如出一辙,选用了当地特产的红缨子糯高粱作原料,而后按照大曲坤沙工艺,整整耗时天才酿造出新酒,为了酒质自然老熟,新酒酿成后,还要窖藏至少7年时间,非常难得。

酒质醇厚细腻,酱香饱满,喝起来韵味十足,口感丰富,而且价格还不贵,不到。

按理来说,如此卓越的酒质,应该广受欢迎才是,但由于创始人偏执,一心酿造好酒,不在乎名利,所以多年来发展只局限于贵州,实在是可惜!

产自京城的白酒,因为北京酒圈一直被“二锅头”霸占,所以通州老窖作为一款浓香型白酒,一直不被人看好。

此酒可是一款高端酒,当年的定价可不比茅台低多少,曾风靡京都,供不应求。

通州老窖的历史十分悠久,几十年来如一日,酒质从未改变,喝起来窖香浓郁,细腻无比,不管是拿来待客还是自饮,都是不错的选择。

写到最后,大家喝过华山论剑吗?感觉怎么样,评论区交给你,咱们下期再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dt/1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