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有趣的怪诞
转载来源:印客美学“艺术或是矛盾的。”——马东利 最近不少朋友都出现了反应迟缓,智力下降,审美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可能是跟前段时间长期宅在家里有关。 针对这些问题,小印精心推出拯救智商,提高审美的绝佳解药——艺术!分析艺术作品,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还能够锻炼我们的眼力与批判性思维。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名作中都有着反逻辑,反常识之处。我们不妨来扮演一回侦探角色,去考察一下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看看到底可以找出几处背后隐藏的彩蛋……历史文化型 古埃及著名女王哈特舍普苏特的雕像,其中一处蕴藏着明显的矛盾,你能看出来吗? KneelingstatueofHatshepsut其实,答案就在作品描述中:“女王”为什么会有胡须呢?在当时,胡须被看作是力量的化身,是神赋予权力的象征。在埃及,只有法老才拥有蓄须的权利。如果法老脸上胡须不够多,就要用假胡须粘在下颌,甚至连女法老也采用这种面部装饰,以示其统治的合法。其实,女性形象中出现胡须的现象不仅仅在埃及。在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罗的自画像中,她无所顾忌地描摹着自己浓密的一字眉和唇上的小胡须。曾经令无数女性苦恼的毛发旺盛问题在她眼里似乎无足轻重。Self-PortraitwithThornNecklaceandHummingbirdFridaKahlo东方也有一位“长胡子的女性”。她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出来可能会吓你一大跳——观世音菩萨。敦煌藏经洞出土《南无大悲救苦水月观音菩萨像幡》其实,观世音菩萨在古印度佛教雕塑和我国早期观音造像中都是男性形象,并且唇上常带有两撇小胡子。直到南北朝后期,为了满足世俗需要,观世音逐渐由男化女,成为了一位大慈大悲的女菩萨。 这可是洛可可画家布歇笔下的中国,是否觉得非常别扭? 画中哪些元素让你有这样感觉呢? ChinesedanceFran?oisBoucherChineseemperor’sfeast Fran?oisBoucher应该很好找吧?首先,画中男女长相奇特,高鼻阔眼,服装和发式千奇百怪。其次,棕榈树,菠萝形的建筑这些景物在中国完全不常见。其实,布歇一生并没有到过中国,是大量的舶来品和传教士出版的书籍插图给了他创作灵感。在欧洲文化里,棕榈树象征着航海和遥远的地方。于是在他们的图像中,遥远而浪漫的国度中国总是长满了棕榈树。而菠萝造型和建筑的搭配组合则主要源于欧洲人对塔的误解——欧洲人认为中国的塔来自菠萝的造型。 请仔细看看下面这幅画 找出画中不合逻辑的地方 年殷梓湘王右丞雪里芭蕉图是不是绞尽脑汁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其实,这幅画的内容牵扯到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关于芭蕉的公案。曾经,诗人兼画家王维画了一幅“雪中芭蕉图”(原作没有保留下来),画里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屋前有一株芭蕉,这株芭蕉就是公案的主角。这样的大雪明明是北方才有的,怎么会出现芭蕉这样的热带地区植物?而且在寒冬腊月里还生机勃勃的?学术界因为这株芭蕉炸了锅。一小部分人说这是王维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想当然地画画;然而更多的人则是给王维站队:《梦溪笔谈》:“王维画物,不问四时”《渔洋诗话》:“只取远神,不拘细节”人们更愿意相信,才华横溢的王维不过是凭借着想象力,突破了地理的局限,借芭蕉抒情、寄意,正所谓“精于绘事者,不以手画,而以心画”。只要能表达出内心的想法,管它三七是二十一还是二十四!而且,不是只有王维这么干,位于西安的唐代韩休墓里,也有一幅画有芭蕉的壁画。唐韩休墓壁画《乐舞图》不过,韩休墓里的这株植物更怪异,挂满很多串香蕉的芭蕉树真是闻所未闻。正常情况下,不论是芭蕉树还是香蕉树只结一串果实。所以,专家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可能那时候北方人大多没见过芭蕉树,只能依据想象来画。为什么古人对芭蕉这么执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画呢?大概是因为芭蕉叶宽大厚重,纹理清晰流畅,还总是被赋予清雅高洁的寓意吧,所谓"幽山净土,生此芭蕉"。所以你看的古画够多就会发现,和文人有关的场景,基本上都会出现芭蕉。芭蕉和假山可谓是文人画里的最佳CP。明文徵明蕉石鸣琴图轴清改琦芭蕉仕女请仔细看看下面这幅画找出画中不合逻辑的地方8位?6位?道士?文人?外国人?其实,这都是一个人!他就是——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如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存放着一套《雍正行乐图》,通俗点说,就是“皇家休闲照”。在里面,你可以看见他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文的武的、老的少的、汉族的蒙族的藏族的……应有尽有。雍正是一个非常具有生活情趣“时尚达人”,还超级喜欢cosplay!他一会穿上西服、一会戴上假发,真是很会玩儿了。据说在临死前,他还要人为他做一副西洋胡子,留着备用。观察以下作品有什么不和谐的地方? MaestaDuccioMaesta Giotto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我们发现,首先,圣母的腿与身躯相比不成比例地长。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呢?是因为当时的艺术家的技术不够高超吗?其实并不是。中世纪早期的神学家,强调内在美,摒弃身体美,他们主张有形的世界只是暂时的,而美德和宗教是永恒的。传说六世纪早期的传道人圣本笃(St.Benedict)在想到一位美女后,便投身入一片荆棘。他怕他对美女的欲望会分散他渴望去爱神的心。因为基督教是如此强烈的抗拒人体美,于是艺术家便刻意将玛丽亚的形体描绘地不合比例,因为他们害怕一幅美丽的玛丽亚图会引发观画者爱上绘画本身或玛丽亚的肉体,而不是欣赏她所代表的美德。此外,前两幅画中的宝宝——好丑啊~~~为什么这些宝宝如此诡异?仿佛一个个油腻的中年大叔,而不是天真甜美的小婴儿呢?MatterAverett说:“风格和审美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在当时,宗教性大于艺术性。耶稣形象深受“小大人”(homunculus)的影响,即基督从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因此油画中的宝宝都有成年男子的脸和体态。矛盾空间型假设我们进入了画面,从左上角进入的话,试试看能不能走出房间?Relativity M.C.EscherAscendingandDescending M.C.Escher是不是感觉越看越晕?没错晕就对了,这就是埃舍尔最擅长的“矛盾空间”系列画。这些古怪的建筑,二层是横向的,可是三层就变成纵向的了。还有里面的柱子居然是支在外面的台子上,大家一看就有问题!这些违背现实规律的场景却在埃舍尔作品中体现得十分和谐。埃舍尔的版画作品总是两大主题:“永恒”和“无垠”,这也是艺术家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hb/7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洛杉矶何以被称为天使之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