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金三角省市两级官方大力支持,
早在年开始,泸州市连续多年以年度一号文件形式出台支持白酒产业发展的政策。年,四川省官方也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中国白酒金三角”是一个地域空间概念,该区域位于四川和黔北,即泸州、宜宾、遵义三个区域。有着五粮液、泸州老窖、茅台、郎酒等“国家名酒”。同时也是一个区域品牌概念,类似于葡萄酒的波尔多,白兰地的干邑,把中国白酒品牌提升为国际区域性品牌。这种产区品牌概念确实很好,但为何在省市两级官方的大力支持下还是叫好不叫座呢? 自私的垄断确实,泸州、宜宾和遵义,及其衍生区域,有着良好的酿酒生态环境和悠久的酿酒历史。覆盖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和兼香型白酒。占据着我国“17大名酒”中的6个:泸州老窖、郎酒、五粮液、剑南春、沱牌、茅台,且还有大量名优白酒品牌。可以说占据我国白酒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但是,简单粗暴地把这一区域命名为“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不是要代表整个“中国白酒”的意思吗?我国白酒产地众多,各地都有名优白酒品牌。那么其他地方的白酒产地该怎么叫呢?银三角、铜三角,还是铁三角? 由川酒官方自己主持划定“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个意思就是除了川酒,在他们眼中似乎也就还有一瓶茅台而已,其他的都是渣渣了。把最高大上的名头抢在手里,坐享华夏千年酒文化的成果,是不是太霸道了,这就是自私的垄断。其他的白酒产地和白酒品牌,哪一个也不会承认这个“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存在。那么这样一个“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概念是不是有些失败呢? 不良的竞争我国幅员辽阔,白酒产地众多,我们可以有很多的白酒三角形区域。但不能把某一个高度升级为“中国”、“黄金”,这种顶级的描述。不然,当年“国酒”招牌就真的花落茅台家了。一个行业应该有竞争,但应该是自律竞争、公平的竞争。而不是投机取巧独占行业荣誉资源的不良竞争。公平的竞争就是要让大家都能站在同样的赛道,而“中国白酒金三角”却只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赛道,让同行无处落脚。我也不知道,为啥在年07月10日,质检总局还批准对“中国白酒金三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么大一个部门是否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高度,是否有行业长远的发展眼光?既然是做区域或产区品牌概念,就应该以开放的态度来做,就应该统筹规划全国所有的白酒产地,依据特点合理划分和命名,系统的管理。这种随意来的你来一个,我上一个,根本不利于长期的合理布局和良性发展。所以,结果就是这个“金三角”不被白酒界广泛认可,何谈走向世界。就是你划进金三角的遵义都不跟你玩:“中国白酒金三角”的一切标准、定义都是川酒在唱独角戏而已,这脸打得啪啪的响。实际已经形成的白酒产区我国白酒有着很强的区域性和流派,也具有较强的集中度,一般分为:川黔、苏皖、两湖、鲁豫、华北和东北几个板块。目前在行业内已经形成我国白酒产区较为合理的划分方式。 长江上游超级产区:可划分为赤水河产区、长江宜泸产区、成都平原产区和巴山产区四大子产区。 黄淮流域超级产区:淮河流域产区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包括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 东北产区:主要位于东北三省,包括辽河水系及松花江水系。 两湖产区:主要为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拥有鄱阳湖及洞庭湖两大淡水水域。。 黄河中上游产区:位于黄河流域的中上游,流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五省。 海河流域产区:位于京津冀三省,海河流域为华北最主要的水系之一。 珠江流域产区:珠江水系包括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省,盛产米香型白酒。 中国白酒行业竞争激烈,每个品牌、每一个产地都想建立自己的标准,避开与同行的竞争。把全国白酒产地统筹升级为规范系统的产区,把所有的白酒产地、品牌纳入产区系统,这个阻力是相当大的。毕竟这样会动很多人的蛋糕。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收集相关资料总结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与真实情况对等,仅供酒友之间探讨,如引用的图文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本人,以便及时删除相关内容。另外,本号已经申请“原创保护”,转发请注明出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xigechenga.com/mxgctq/11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川酒买酒秘诀认到金花买,绝对不得遭
- 下一篇文章: 我国白酒主产区分布川酒年产289亿升,